记者 肖黎
本报讯 被列入区域性股权市场浙江创新试点之“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县(市、区)”,系全省首批10家之一;与财通证券签约,深化战略合作……今年以来,长兴县积极探索资本市场,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县以省、市“凤凰行动”为指引,以“太湖科技板”为抓手,聚焦推上市、促融资、育人才等重点,动真格、出实招,在全省率先形成“区域股交+县域经济”的赋能模式,“一体两翼三驱动”助力企业上市。
“一体”是指打造“太湖科技板”晋级主阵地。早在2016年,该县联合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在全国率先成立首个区域性股权市场特色板块“太湖科技板”。5年多来,组建了实体化、市场化的运营专班——太湖运营中心,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完成股改企业近200家,“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2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上市在审企业2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
为加快推动企业由“太湖科技板”晋级“新三板”,建立挂牌企业转板上市绿色通道——“绿捷通”,有效缩短审核时间、提高挂牌效率。利用“绿捷通”机制,太湖远大从申报材料到获得挂牌同意函仅用了20个工作日,创下今年全国申报挂牌获批最快速度。
“两翼”是指“线上+线下”创新企业培育载体。长兴县建设县域资本市场数字化平台,以“太湖科技板”为切入点,以县域科技型企业为延伸线,通过汇集工商、税务、自然资源、能耗指标等多类型数据源,搭建数据模型,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企业成长数据库,建立注册制下企业可追溯的真实披露机制,精准定位好企业,动态形成《长兴县50家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依托该平台,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像”“一企一策”,精准发现企业需求。
同时,以“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长兴工作站——新三板协会”为主体,建设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相衔接的工作站体系,靶向培育后备。依托该体系,加强与上交所、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等单位的沟通和争取工作,将县外优质金融资源下沉至长兴,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请下来+带上去”相结合的模式,组织上交所、北交所等专家为同源康、凯瑞博、天宏锂电等20余家企业“把脉问诊”,开展“一对一”分析40余次。
“三驱动”是指以融资、人才和服务为驱动优化企业成长环境。强化直接融资供给,该县聚焦科技型、初创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动乡镇动态排摸、县域资本市场数字化平台分析企业融资需求,推动企业通过“绿融通”“绿贷通”等绿色金融平台进行展示、对接,提供私募可转债、私募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工具。实施本土资本市场人才“成长计划”,该县依托沪深北交易所、新三板协会、浙股交等智囊团,按照“学中干、干中学”本土人才培育模式,针对挂牌企业、拟上市后备企业负责人以及财务人员,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路演、沙龙、座谈等特色活动,将其培养成为助推企业规范发展、晋级上市的“凤凰培育师”。
按照“提醒在前、服务在前”的原则,长兴县上市办与各职能部门,对挂牌企业、重点拟上市企业的服务关口前置,提供专业指导、风险预警。对拟上市企业上市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逐一限时销号管理,确保企业股改上市过程中的问题不过夜,助力企业加快晋级上市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