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10次;
与市公安局、市法院、市司法局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受到全国工商联通报表扬;
区县工商联实现全国“五好工商联”全覆盖,5家商会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
6个案例荣获省工商联服务“两个健康”最佳实践案例……
今年以来,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工商联和市委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个健康”,大力弘扬新时代湖商精神,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六个新湖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政治引领
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凝共识。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精心组织机关干部、民营经济人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兴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组织100多人参与“我为七一献热血”活动,组织200多名民营经济人士开展专题宣讲会,全方位展示湖商与党同心、与时代同行的精神风貌。组织2万多名民营经济人士参加浙商理想信念报告会,汇聚企业家传承红色基因、谱写湖州新篇章的磅礴伟力。
青蓝接力助成长。圆满完成上一轮新生代企业家“311”领航计划,顺利启动新一轮新生代企业家“311”领航计划,确定19名市领导导师帮带102名新生代学员,有效推动了新生代企业家政治传承、事业传承。全市各级工商联共举办新生代企业家培训20多场,年轻企业家参训逾1000人次。
非公党建强基础。建立完善党建工作机制,落实商会支部书记述职制度,推动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完成河南、江西、仙居、武汉和湖南5个商会党支部党建阵地改造提升,所属商会已有22家成立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达71%,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典型宣传树形象。完善宣传员队伍建设,组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宣讲团,通过“企业家讲,讲给企业家听”的形式,多次举办“讲述湖商故事、宣传湖商好典型、弘扬新时代湖商精神”活动。人民网、中华工商时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各大媒体报道工商联工作和企业家风采200余次。
围绕中心大局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做好政策进企。落实“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部署要求,领导班子带队赴全市174家执常委企业进行“大走访”。指导中小微企业工作委员会举办“携手前行 共谋未来”政策宣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企业作政策解读及经济形势等专题讲座。
推动金融惠企。与人行建立金融联络员制度,与农商行、浙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时收集和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深化与建行合作,发挥好建行金融指导员作用,推动市建行为中小微企业工作委员会授信5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3300余户。联合市金融办和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绿色童装贷”“绿色转椅贷”金融产品,向中小微企业投放3000多万元。
强化人才强企。走访排摸企业人才需求,对接高等院校、在外湖州商会资源,组织民营企业赴外地招引人才。开展“民企联校促就业行动”,组织民营企业发布大学生就业岗位信息,参加企业超200家,累计发布就业岗位超2000个。
经贸交流助企。组织200余家企业参加各类线上培训,开展“两送一防”活动,服务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开展湖商“创业创新创富”主题沙龙活动,搭建互动交流、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平台。开展“知名浙(湖)商家乡行”活动,引导在外(浙)湖商回乡投资兴业,共联系引进项目50个,投资金额达400.14亿元。
加强组织建设
促进奔跑的工商联迭代升级
队伍建设更优化。圆满完成市、区县工商联(总商会)换届工作,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全市工商联会员突破2.7万、增长7.3%。抓好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完成市新湖商商会、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和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三会的换届工作。
商会改革更深入。率先完成乡镇街道商会“全覆盖”。高标准完成了市本级、德清和吴兴3个“浙商会客厅”建设。指导4家在外湖州商会完成换届,筹备成立武汉市湖州商会。结合民营企业家节活动组织开展了“湖州商会周”系列活动,组织全市商会开展活动105场。
数字改革更务实。“亲清日志”和“亲清恳谈会”两个场景应用持续迭代完善,“浙商企业健康体检”应用场景在浙里办上线运行并推广,“企业健康体检—在线诊断—走访解决”全流程工作机制成效初显。
自身建设更扎实。持续推进建章立制工作,依托浙里学习、公务员网络学堂和学习强国等平台,推进机关干部学习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夺旗争先,高质量完成实干争先主题实践5个承诺事项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联建帮扶结对社区,纵深推进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机关党委“深化党建统领力”获评全市“双创双建 实干争先”典型案例。
聚焦政企沟通
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搭建政企交流平台。高规格常态开展每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联动召开恳谈会201场,参会企业家1576位,收集交办问题2229个,满意率98.75%。举办首届“湖州民营企业家节”,发布2022年湖州市民营企业营收、纳税、研发投入、就业50强4张榜单,首次由企业家为获得营商环境“好案例”的政府部门颁奖。创新开展“乡贤大走访 共建新湖州”活动,成立一批湖商回归服务驿站。
完善司法护航机制。联合市检察院等21部门成立湖州市涉企合规第三机制管委会,1件知识产权领域合规案件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联合市法院成立湖州市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市首批营商环境“好案例”。会同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组织开展“千所联千会”活动,实现全市150家所属商会联系服务全覆盖。会同市公安局等部门举办“护航2022助企惠企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培训班”。联合市民革开展“法进民企、促企合规助共富”活动,设立“助企合规法律服务工作站”。
提升参政议政水平。深入开展工商联界别参政议政“六个一”活动,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项民主监督,高质量开展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等企业系列评活动。工商联界别提交大会发言1件,提交集体提案6件,其中2件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省联揭榜挂帅重点调研课题《关于民营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制定《湖州市清廉民营企业示范单位三年培育计划》,在全省率先打造“清廉民企”法治教育基地,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法制与政策宣讲。全市共有7家民营企业被评为省、市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成绩突出单位,18家民营企业被认定为市级清廉民企示范单位。
弘扬湖商精神
促进绿色共富示范先行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支援抗疫一线。积极引导企业和所属商会响应“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号召,开展驰援上海行动,捐献物资总价值达350余万元。全市工商联、商会参与隔离点、高速卡口、社区服务站服务的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志愿者达1000余人次。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贤百企兴百村”行动,全市350余家企业和商会与当地行政村结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3亿元。开展“万企兴万村”实验项目认定工作,各区县认定实验项目37个,市级认定项目15个。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对口协作。引导民营企业到结对地区考察投资,与阿坝州工商联、乡村振兴局签订“百企兴百村”帮扶协议,全市93家企业结对对口地区84个行政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2亿元。积极参与山海协作,助力26县跨越式发展,全市59家企业结对丽水61个行政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12万元。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市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资金共计1.1亿余元。天能控股集团被省工商联评为“浙江同心共富榜样企业”。市工商联主席、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被全国工商联评为“2022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
展望2023年
2023年,全市工商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市党代会和中央、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抓手,扬长补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团结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筑牢捍卫“两个确立”的绝对忠诚,以排头兵的姿态和探路者的担当,全力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为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贡献工商联力量。
以更高的站位强引领,进一步厚植“湖商永远跟党走”的鲜明底色。切实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两个健康”工作领域,不断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排头兵。
以更高的标准促亲清,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最优市建设。积极当好桥梁纽带和助手,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
以更高的格局强服务,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联优势作用,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引导广大湖商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打牢“六个新湖州”建设基石。
以更高的自觉强担当,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绿色样本建设。聚焦市委“六个新湖州”目标,大力实施“同心共富”工程,持续开展促进“两个健康”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五大专项行动”,积极探索有效模式路径,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创富活力。
以更高的要求强自身,进一步推动工商联系统变革型组织建设。以变革型组织建设引领工商联和所属商会改革发展,以全局视野、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奋力推进“奔跑的工商联”迭代升级,努力打造坚强有力、富有活力、充满张力的工商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