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临下,灯火正闹。家住德清县武康街道的李大爷喜欢饭后散步,逢人说“新闻”。去年差点被诈骗的经历,让他心有余悸,因此以身为鉴告知周边同辈人捂紧钱袋子,“天下没有神药和免费午餐”。
事情还得从去年3月说起,李大爷本想花5000余元买个“万能保健品”,正巧德清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经查发现该产品并无此功效。执法人员对养生馆开出了20万元的行政处罚单,不仅给试图将手伸进老人口袋的不法分子当头一棒,也为老人们及时止损,并上了生动的一课。
夫孝,德之本也。尊老、敬老、爱老、为老,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传统美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自去年全国范围内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湖州各地、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全国专项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开展了专项行动,整体呈现推进有力度、宣传有声势、打击有成效的良好态势,以实际行动守护老人“钱袋子”。2022年,全市共破获养老诈骗案件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3人,查扣涉案财物3865万余元。
文/记者 陆晓芬 本版资料图片由市委政法委提供
密集宣传 挤压行骗空间
“还好,社区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到家里来宣传防范养老诈骗,我多留了个心眼,才没上当。”家住吴兴区爱山街道的李阿姨在教师岗位退休已经10余年,自认为思维逻辑能力很好的她,怎么也没想到会被诈骗绕进去。
养老诈骗防不胜防,常听到村社经常巡回播放:“免费的鸡蛋不要拿,免费的讲座不要听,免费的旅游不要去,高额利息的投资不要信,延年益寿的祖传药不要买,突如其来的‘爱情’不要信……”
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湖州各部门采取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新媒体相结合等方式,积极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全面精准摸排,分类综合整治,针对行骗手段、惯用套路,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进公园、进超市、进家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识别养老诈骗手法,不断提高群众识骗、防骗能力。
铺天盖地式的宣传快速有效织就了一张“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大网。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张大网还不够,一定要持续织细织密,不给非法分子留空间。“网格里共有老人23名,除了逐一上门宣传防范诈骗外,我们针对有微信的老人,拉了一个群,及时发送相关养老诈骗案例和好看好玩的短视频等。”南浔区东迁街道网格员沈聪说,全市结合4129个网格,组织全域网格员、基层干部开展“扫楼”“扫街”“扫企”等活动,做到养老诈骗宣传不漏一人、深入人心。
最大限度挤压养老诈骗活动生存空间,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一项数据可知:在今年全省组织的“守住老年人的钱袋子——识骗防骗”有奖答题活动中,湖州万人参与率位列全省第三。
去年底,湖州还发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十大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揭露养老诈骗新形式、新手段。
严打犯罪 打出声威成效
去年5月,长兴县公安局向社会发布了一条关于征集养老诈骗线索的通告。通告一发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份征集养老诈骗案件线索的通告中,第一条就提到了以提前预定养老院床位、照顾陪护等名义,诱骗老年人提前预付费用的诈骗犯罪。通告发布后不久,来自杭州的5名老人代表,来到长兴县公安局报警,吴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几年前他们发传单时跟我们说,要造一个养老院,有医疗设备,有电梯,周围环境很好,让我们提前预定养老院的床位。”吴阿姨说。养老院依山傍水,还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心动后就充值了8万元,成了养老院的会员。根据合同约定,吴阿姨不仅能够享受入住养老院的折扣优惠,而且每年有10%左右的福利补贴,三年后合同到期,本金还能全部返还。在诱惑之下,当天去参观的退休老人,大都办了会员。
可到了2018年,三年预定期满,要还给老人们钱的时候,养老院却一分钱也还不了。直到2021年,养老院关门,吴阿姨他们才意识到,投入的养老钱血本无归了。根据吴阿姨所反映的情况,警方对该案展开了初步的调查取证。
长兴县公安局侦查中心民警胡俊涛介绍,近年来,养老机构在收取高额会员费、押金、预付款后,出现老板跑路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进一步侦查,此案的养老院负责人彭某进入了警方视野。长兴警方在抓获彭某之后,又在湖北、江苏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据警方查明,三年间,彭某等人向170余名老年人非法吸收存款,涉及金额达1400余万元。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始终保持对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湖州加强重点案件线索核查,全力接收12337平台、省专项办转交线索,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收集举报线索,专项行动期间,我市共累计摸排各类涉养老诈骗线索86条,其中有效线索62条,全部查结。
只有严打才能遏制。湖州紧盯重点案件办理,高标准按照涉黑恶线索核查标准,建立养老诈骗线索核查“三长责任制”,先后侦破了“汉德科宝集资诈骗案”“无锡逸仙居湖州分公司合同诈骗案”等一批涉养老诈骗案件,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标本兼治 强化溯源治理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养老诈骗犯罪多发高发的背后,折射出不少社会治理问题。对此,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整治规范是从源头上防范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的根本之举。
很多涉养老领域犯罪都是有苗头的,避免损失的最佳途径是抓小防早、防微杜渐。去年以来,湖州深化综合整治,深入推进重点涉诈行业领域隐患综合治理,在净化社会环境上下足工夫。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各区县和市公安、文旅、自规、卫健、市场监管等成员单位开展养老诈骗隐患排查摸底行动。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迅速组织人员力量,按照“上门登记、加强巡查、信息共享、防骗宣传”的基本要求,部署深化打击专项整治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紧盯涉养老领域社会治理突出问题,全市各地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多部门协作,推进溯源治理。针对食品、医疗、住房等重点领域,各责任部门开展排查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500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1.4万余家。
专项整治是阶段性工作,经过前期排摸整理,湖州对879家涉老门店落实常态化管控措施,紧盯重点区域加强集中摸排和整改。如吴兴区全链条打击保健品领域养老诈骗,重点针对爱山街道、朝阳街道等中心城区开展排查走访整治工作,对48家重点不放心经营主体落实常态化管控措施。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中国老龄化法治建设充满着温度与厚重,每个决策、每项措施背后都事关万家忧乐、民生冷暖。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州将持续、深入保持对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的严惩高压态势,着力推进以案促建,强化养老领域溯源治理,全力守护老人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