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鼎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吴兴区的湖州泰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只见七栋巨型立方体厂房一字排开,各条生产线上,机械臂来回舞动,工人们按部就班,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总经理袁乃岭告诉记者,新一年度几个主要零部件产品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开年一上来企业就火力全开,力求实现开门红。
“泰和属于吴兴区‘腾笼换鸟’攻坚行动后新引进的项目,在国内汽车内外饰制造业中具备较完善的生产线和研发设计能力,去年企业销售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50%。” 袁乃岭说,近3年,可以说是泰和逆势而上的3年,企业每年都保持50%左右的销售增长,背后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不断升级。
“初期我们仅仅专注于各大汽车品牌的车标生产,虽然看似量大但利润空间和技术含量都不高。后来,我觉得产品类型和技术水平必须重新定位,既要有多元化的产品类型,也要有深耕的技术优势,转型迫在眉睫。” 袁乃岭说。
经过市场分析,汽车门板成为企业重点攻关的一个领域,由于市场的需求量旺盛,泰和很快接到了相应的订单。“其实也是抱着试水的心态去对接客户,可在我们生产设备没有到位情况下,对方直接就下了700台门板的订单,而且限期3天交货,我知道这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 袁乃岭回忆说,当时他带领生产团队紧急订购生产设备,从模具的打造到最后出成品,通宵达旦三天三夜,最终完成首批产品的试生产,也成功叩开了新市场。
转型是痛苦的,但深耕产品带来的收益却很快显现。围绕汽车门板总成、副仪表板总成、汽车轮眉总成等主导产品,泰和一方面开始了零部件新产品的拓展,另一方面在生产设备和技术升级上做文章。企业行政副总经理张炜洪告诉记者,每年泰和在技改上的投入都在3000万元以上,随着大型注塑机台、全自动真空镀膜喷涂线、全自动3D镭雕机等设备的到位,企业在产能和产品品质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先后和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