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秉成与严永华

  蔡圣昌

  晚清时期沈秉成严永华伉俪,意笃情深,爱情生活浪漫丰富,可堪比赵明诚和李清照、沈复和陈芸,真要羡煞世上无数的文人墨客。

  沈秉成(1823—1895),湖州菱湖竹墩人,原名秉辉,字仲复,号听蕉。其父沈功枚,历任福建同安、陕西岐山知县,秉成为其次子。沈秉成自幼喜爱读书,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又出苏松太兵备道,巡抚广西,复迁安徽,官至两江总督,人称沈中丞。沈秉成共娶过三位妻子,在遇到严永华之前,他曾经两度丧妻并丧子,家庭的不幸使他身心疲惫,后遇到嘉兴桐乡严永华,再结良缘,才让他重新焕发青春。

  严永华,字少蓝,浙江桐乡人,其父严廷珏,字比玉,贡生,云南顺宁知府。严永华为其次女。严永华的哥哥严辰,字缁生,咸丰九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任刑部主事。

  严永华出身书香家庭,她母亲王氏即会作诗,严永华自小受母亲影响,很小便会认字作诗。沈秉成在京城做官时跟严永华的兄长严辰相遇,并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她跟严永华相识即由严辰介绍。

  笔者曾经在上海图书馆阅读《鲽砚庐诗钞共二卷》《纫兰室诗钞共三卷》《鲽砚庐联吟集》,这部诗稿是严永华过世后,沈秉成为其整理刊刻,并且请了几个名士作序,由他们的儿子沈瑞琳、沈瑞麟负责校正。诗中收录严永华所作的诗篇,以及沈秉成和她合唱的诗作。

  如严永华在十一岁所作的诗《送缁生兄应试北上》:

  破浪乘风壮此游,雁行分手意悠悠,

  相期早啖红绫饼,聊慰门闾朝暮愁。

  沈秉成1867年娶严永华,时严永华已31岁。到1890年严永华过世,他们夫妇共同生活30多年,这一段时间是沈秉成最快乐的时候,他们伉俪情深,且生活充满情趣。

  《戊辰正月三日自硖石至竹溪留月余寄怀》是沈秉成娶得夫人以后回到湖州菱湖所作的诗篇,诗中写诗人新婚离别时对妻子的无限深情——

  屠苏才一醉,又放竹溪舟。

  未信情能遣,无端此小留。

  春波通锦鲤,湖壖问金年。

  相忆还相慰,应销近别愁。

  颇怪鱼书杳,连宵枕未安。

  忽披数行字,不厌百回看。

  绣陌沾新雨,珠帷怯嫩寒。

  寄声珍重意,带眠莫愁宽。

  竹溪即今天的菱湖竹墩,他是沈秉成的故乡,也是沈氏家族的发源地。戊辰正月,即1868年正月,应该是沈秉成新婚不久。桐乡硖石跟湖州竹溪,本是一水相连,两地相距不远。但是在当时,因为没有汽车,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船。因此想要见面也不是太容易。

  少蓝 “和韵”:

  相迎复相送,无赖此扁舟。

  别意不堪赠,归帆莫滞留。

  含情怨遥夜,占象得牵牛。

  欲问溪边竹,平安也自愁。

  报书深悔懒,怅望意难安。

  春月清如许,钩簾忍独看。

  遥怜商阁迥,应怯露华寒。

  一水盈盈隔,何由别思宽。

  1874年,沈秉成在苏松太道职上因病寓苏州,携夫人严永华移居拙政园,他跟时任江苏巡抚的张之万约定到苏州隐居,后在苏州购置涉园废址,在旧园基础上设计建设耦园。1876年,耦园竣工,他携夫人同住,一住就是八年。那一段时间,也是沈秉成赋闲在家的时候,他跟夫人在耦园里诗酒唱和,几乎成为逍遥世外的神仙眷侣,耦园内的一花一木,一石一草,都留下他们夫妻恩爱的痕迹。苏州自古繁华,许多达官贵人退休后都选择到苏州隐居。当时一起经常聚会的有曾经的江苏巡抚、拙政园主人张之万;有苏州人,进士、曾经任浙江宁绍道台的顾文彬;有湖州人,曾经的苏州知府吴云;有湖州人,举人、藏书家、曾经任福建盐运使的陆心源;有苏州人,曾经的江苏布政使李鸿裔等。

  沈秉成跟严永华共生育三个儿子,大儿子夭折,二儿子沈瑞琳,1874年生,号砚传,别号坦安,光绪十九年举人,候选郎中,三品衔。三儿子沈瑞麟,1875年生,字砚裔,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比利时公使馆随员,光绪三十四年,以二等参赞官代理驻德公使。宣统元年,调外务部任参事。北洋政府时任外交次长、代理外交总长。1928年,随张作霖出关,伪满洲国时,在溥仪身边任职。日本投降时,他跟溥仪一起被苏联红军押解去苏联,病死途中。

  沈秉成喜爱收藏,家中藏品非常丰富,耦园的鲽砚庐即是他的藏书楼,《鲽砚楼诗钞》也是借用了藏书楼的名字。他曾经在京城得到一块石端砚,后一剖为二做成了两块砚台,他夫妻二人各用一块。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也分别字砚传(沈瑞琳)、砚裔(沈瑞麟),可见他对此砚石的喜爱。唐代三大“草圣”之一高闲《草书千字文》,曾经被沈秉成收藏,上有“耦园至宝”钤印。明代唐寅《松荫高士图》立轴也曾经为沈秉成收藏,画中钤有“鲽砚庐”鉴藏印。陆心源在《吴兴金石记》中也纪录沈秉成收藏的金石非常丰富,有父癸鼎、格仲尊、且辛觯、汉虎符等。张之洞的堂兄张之万,是晚清大臣,道光二十七年(1847)状元,曾经任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后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张之万在江苏居住多年,他跟沈秉成和严永华都很熟悉。沈秉成刊刻《鲽砚庐诗钞》,即请张之万作序。张在序中称赞严永华说:“同治岁辛末,余以苏抚乞养,中丞亦自苏松太道谢秩养疴,因约同寓吴门之拙政园,水木明瑟,文讌过从,发藻连情,殆无虚日。余绘拙政园图,夫人题诗其上,复为余绘山水一册,深得元季四大家遗法,至是始悉夫人才艺之工与德并著,心折久之。”又据严永华兄长严辰言,妹妹严永华曾经割股为父治伤,父亲离世后,她又照顾母亲许多年,她是一个孝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湖州三位宋朝状元籍贯考
沈秉成与严永华
薜荔纷披问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