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活沉睡资源 “碳”求共富路径

  记者  张钰苑

  本报讯  40万亩竹林,52亿元授信额度。日前,安吉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首笔贷款投放落地,不仅盘活了沉睡多年的资源,也开启了中国银行湖州分行在“林业碳汇”行业从无到有的探索,打通了助力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的新路径。

  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的安吉县,竹林资源及其碳储量丰富,毛竹林面积达87万亩。近年来,受限于当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部分毛竹林经营不善,甚至出现被抛荒、退化等现象,安吉县随即以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主体,启动安吉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通过对40万亩竹林资源进行统一流转,开展竹林高效经营促汇、竹阔混交改培增汇、退化竹林恢复保汇、竹林持续经营稳汇等生态精准提升与集约化管理措施,实现碳汇增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多重目标。

  “了解到项目即将启动的一手信息后,我们分行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并与工商银行湖州分行、建设银行湖州分行合作组建了银团。”该分行绿色金融业务部负责人周靓说。

  然而,在多次交流、推进过程中,他们却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些林地的经营权无法对外抵押,用传统标准来看,担保条件不足。中国银行湖州分行随即将目光投向未来。经数据估算,安吉竹林森林植被碳储量超134万吨,竹林经营、竹制品固碳增汇前景广阔。“我们明确了闭环管理方案,以林权流转产生的经营权收入及碳汇交易收入为核心还款来源,通过竹林碳汇质押、引入母公司担保等措施,来为项目融资增信,最终实现了共计52亿元的银团贷款获批。”周靓表示,在特色化绿色金融试点工作机制的带动下,该分行积极探索、先行先试,2月28日,首笔14亿元林业碳汇项目贷款成功投放落地。

  据介绍,作为中国银行系统内首家总行级绿色金融试点分行,该分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跟我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脚步,围绕赋能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双碳”战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不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落实绿色信贷“清单制+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截至2月,绿色信贷余额已突破150亿元,绿色信贷占比超30%,成功打造了“中银绿色+”特色服务品牌。在绿色普惠、转型金融、绿色供应链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入选首批总行级绿色金融示范机构,连续两年荣获市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案例,连续三年蝉联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优秀金融机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德清做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加法”
量身定制方案助乡村变美
盘活沉睡资源 “碳”求共富路径
地方法人银行支持碳减排
无偿献血 奉献爱心
电费收费权质押登记落地
银警共启“1+300”行动
南浔银行:金融活水浇灌创业路上“铿锵玫瑰”
银行志愿者学雷锋做公益
“投联贷”助“小巨人”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