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个人信息安全上锁

  记者  王艳琦

  本报讯  “一次不经意间的发现,却推动了多部门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的工作合力,让我更直观感受到公益诉讼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近日,参加完南浔区检察院公开听证会的志愿者小亮(化名)激动地说。

  日前,“益心为公”志愿者小亮在查看村务公开栏时,发现已公开的村务信息中没有充分保障个人隐私安全,导致公民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个人信息持续处于受公开状态,随后立即通过检察云平台将该情况及时向南浔区检察院反映。

  受理后,承办检察官多次深入走访,发现多个乡镇、街道的村务公开栏内,已公开的残疾人补助、耕地地力补助、残疾人名单公示、党员基本情况等信息表中,均未隐去公示对象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个人信息。承办检察官经审查后认为,村务信息公开栏作为村务信息发布重要的平台,是乡村广大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敏感个人信息在未去标识化处理下直接向社会公布,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高检察办案透明度,南浔区检察院邀请了乡镇、街道代表,区公安分局民警、听证员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同参与“督促规范村务公开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以检察建议形式督促行政机关强化个人信息保护职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图说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龙溪警企携手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为个人信息安全上锁
德清公安多维度擦亮“主动警务”品牌
劳动者吃上定“薪”丸
法律服务送企业一线
“青”诉心声
3人结伙盗采春笋被拘
反恐防暴演练进社区
长兴重拳打击三无电子烟“变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