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人因何追捧“小城故事”

  近年来,大理、淄博等一众小城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无论是大理的“诗与远方”,还是淄博的“烧烤传奇”,它们所讲述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小城故事”,吸引许多年轻人前往打卡,带火了当地的特色经济。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年轻人是热爱自由的,音乐、酒吧、民宿……给大理贴上的是“浪漫”的标签,构成的是年轻人想象中最美的模样。年轻人是喜欢热闹的,淄博的烟火气,既有仪式感,更有真实的生活氛围,能够让人迅速融入其中。这些小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就在于可以提供一个易于亲近和栖息灵魂的“避风港”。从之前的大理到当下的淄博,它们爆火后所带来的“鲇鱼效应”,只要应对得法,想来是可以持续的。比如,大理红了之后,越来越多主打乡愁的“新面孔”正在为人们所熟知,但不变的,是古城的风景与歌声,以及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城市未来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应当看到,那些受年轻人追捧的小城,无一例外都提供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城故事”,并让人产生触手可及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无论是淄博的烟火蒸腾,抑或是大理的宁静淡泊,都触动了年轻人心底某处最柔软的角落,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城市“网红”。

  事实上,就此断定年轻人的“一线城市情结”在减弱,说法过于武断。但从那些被追捧的小城不难发现,这届年轻人更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愉悦。由此不难想到的是,哪个城市能精准“把脉”并提供相应的情绪价值,真正与年轻人“同频共振”,她一定会是下一个被追捧的城市。

  (孙君文,载《南京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时评
   第06版: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十记
   第08版:区县
融合创新,激发文旅消费潜能
地铁站成“孤岛”尴尬了谁
保健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年轻人因何追捧“小城故事”
不要煽动教育焦虑
“刷掌支付”要便利更要安全
“史诗级”斗气,围观之余须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