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懂事的娃娃,叽叽又喳喳,带着对家人的依恋,来到一个新的大家庭——幼儿园。这里是孩子们终身学习的开端,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步;这里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点,更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园”,不仅是群众的期盼,亦是党委政府的必答题。近年来,南浔区紧盯“入园难、入园贵、入优难”三大难点,一盘棋、逐步破、步步稳,统筹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优化资源布局,完善管理体制,加强队伍素养建设,全面提升普及普惠发展建设水平。
一盘棋率先谋划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南浔是新建区,底子薄,学前教育量大面广,必须一盘棋统筹谋划。
为此,南浔区将发展纳入重点民生工程,引导全区以共同发展目标为导向,对区域学前教育实施整体规划与全面设计。2011年以来,南浔区结合实际需求,先后制定印发了《南浔区学前教育资源布局调整规划(2018-2022)》《南浔区学前教育资源布局调整规划(2023-2028年)》,在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调整、重组和盘活教学资源,统筹布局,优化设施和办学条件,构建更加完善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南浔区又先后制定印发并实施四轮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内容涵盖发展目标、经费保障、教师培养等,顶层设计为区域学前教育全面建设与发展、资源配置与利用指明方向。
在完善发展机制上,南浔区及时出台《中共南浔区委南浔区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破解区域学前教育公民办发展不均衡、师资队伍薄弱等难点。会同规划、住建等部门补充修订《南浔区关于进一步明确居民住宅配套幼儿园部分建设及承接标准的意见》《南浔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落实补助政策、适度放宽收费标准等措施,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转普整治工作,转普完成率达100%。
在落实资金保障上,南浔区优化并修订出台《南浔区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方案(2018-2020年)》《南浔区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园所建设、园所维修、现代化装备补助、教玩具项目等方面,向薄弱幼儿园、民办园倾斜。
在规范发展要求上,南浔区通过专项督导、日常督导、督查考核等措施,让动态化指导促公民办幼儿园规范发展,常态化考核推动南浔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
入园普惠不普通
南浔区和孚镇幼儿园里有一块菜园,这边红色的、绿色的辣椒已经迫不及待冒出头来,那边玉米苗也不甘示弱,长势良好。
园长陈慧武向记者介绍:“这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土地课堂,孩子们既是‘家长’,也是学生。土地课堂中发生的种种状况,让孩子们更深地理解生命生长的神奇和‘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在幼儿园引导下,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才知道,培养孩子就跟种庄稼一样,什么季节种什么,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情,不能违背规律。”
课程是承载儿童生活、游戏、智慧不断增长的有机整体与发展过程。围绕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南浔区立足本土资源特点,着力推进幼儿园特色课程培优提质工程,启动课程联盟园发展建设。通过院地合作式的专家指导、研训支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南浔区幼儿园品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和“安吉游戏”园本化实践。
内涵发展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南浔区又紧抓等级提升工程,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原则,加速幼儿园等级提升,二级以上优质园覆盖率达89.3%,镇街中心幼儿园一级创建率达82%。
2021年起,“教共体”更是将全区学前教育打包进共享模式,9个教共体36所幼儿园52个园区,幼儿园教共体共建覆盖率达100%,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共惠,着力破解学前教育在均衡、质量方面“新园弱”“民办弱”的问题,缩小教育差距,提升全区幼儿园师资、管理、质量、文化等整体水平。
目前,全区一级幼儿园10所、二级幼儿园33所、三级幼儿园9所,等级覆盖率达100%。全区共有幼儿教师1072人,其中专任教师1036人,持证率达100%。
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浔区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就是建设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继续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让生活在南浔区的每一个幼儿都有园上、就近上、上得起、喜欢上。
入园普及又普惠
童趣横溢又极富现代感的幼儿园温馨美丽,步入其间,活动室、科探室、阅览室、烘焙室等幼儿专用活动室一应俱全,户外还建有设施齐全,可供幼儿开放互动、探索体验的大型游戏场域。去年9月,南浔镇幼儿园頔塘园区开园,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可容纳18个班级。
最近几年,在南浔,这样高标准的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南浔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该区坚持公益普惠,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园”的美好期盼。
曾经“入园难”,是因为园不够。南浔区的做法是“三条腿并跑”,一是加快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二是全面落地农村补短建设工程,三是全域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进一步织密城乡幼儿园网络,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园。
“入园不再难”从一组数据上可见一斑:南浔区自2018年起投入6.2亿元完成8所镇街中心幼儿园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公办园镇街全覆盖目标;投入6.8亿元建设16家农村公办幼儿园,全面落地农村补短建设工程;2020年,“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工程”成功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为全市首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区县。同时,全域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已完成投入使用16所小区配套幼儿园,今年又有3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真正实现“有园上、园好上、上好园”。
普及是家门口就能入好园,那么普惠的幸福感又是什么?家住辽西村陆行逾的妈妈王艳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就读的新区幼儿园原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现在转为公办园了。这个民办幼儿园之前每月收费1080元,现在收费降到了每月650元,另外再交一部分伙食费。“一个月省下不少钱,还是原来的条件和师资,让我很放心。”王艳说。
据统计,全区现有在园幼儿14224人,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幼儿14047人,普惠性覆盖面达98.75%。
颇为亮眼的是,南浔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区域内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办园机制,2022年,全区完成11所公办幼儿园(26个园区)的托班建设,新增托班38个,托位760个,镇(街)覆盖率达100%。通过建章立制、研发课程、配强师资、创新成本分担机制等,形成了普惠优质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
文/陆晓芬
本版图片由南浔区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