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苕上漫笔

鱼巷口的变迁

骆驼桥旧影
今骆驼桥雕塑群

  徐湖 

  在湖城的骆驼桥北堍,沿湖州大厦、红旗路口、宝路大厦和爱山商业大厦、人民路口、北街口道路交会的地方,过去,地名称“鱼巷口”。

  据有关资料介绍,鱼巷口雏形于晚清,到了辛亥革命后,志成路、同岑路、原人民公园(现在的爱山广场)还没有开发建成(直到1923年,才将旧府署内的便道改建成南北、东西向道路各一条)。从北门奉胜门到骆驼桥,还有古老的运粮河。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在北门田盛街上的公益丝厂(湖州丝厂的前身),居家在南街、衣裳街、东街的女工(俗称“湖丝阿姐”)都要沿着运粮河边的运河街,或沿太和坊上下班,在鱼巷口结伴同行或分手道别。而当时城内几条以青石板、碎石和泥土为路面,狭窄且又脏乱差的小街,都通向鱼巷口,又因四乡农民将装有农副产品和水产品的小船停靠在骆驼桥下,挑着担子或臂挎竹篮上岸沿途叫卖,因此,人们都在鱼巷口一带活动,鱼巷口的周围也就先后开设了许多商店,著名的有清光绪十五年(1889)从菱湖迁来的震远同茶食商店、丰大布店、大盛布店、同泰昌百货店、瑞泰南货店以及在1931年诸老大粽子茶食新店等,成为城内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湖城开始慢慢地改变环境。因鱼巷口地处几条道路的交会处,改变旧貌势在必行。在1925年,曾任上海《申报》的董事长,湖州籍的潘公展回湖省亲,应湖州三余学社邀请,在该学社礼堂演讲《理想中的新湖州》,他说道:“拆卸城墙,同时不可不建筑马路,添设桥梁,利便车辆交通。单就湖州城内说,起码应该有五条干路造成:(1)由潘公桥、大通桥,经北门城基和北街到鱼巷口。(2)由三元洞府,经紫城巷、太和坊到鱼巷口。(3)由西门,经县前街、黄沙路、府前、彩凤坊到鱼巷口。(4)由岘山,经南门城基、南街、仪凤桥、衣裳街到彩凤坊。(5)由东门城基,经东街,过骆驼桥到鱼巷口……”

  潘公展在演讲中提到的五条道路,其中就有四条汇集到鱼巷口,这说明鱼巷口在百年前已成为道路交会的地方。但这不是他的独有见解,他只是根据当时湖州城内的实际交通情况加于归纳说明而已。

  百年历史变迁,在湖城内交通发展的历史中,20世纪初的五条干路,现在还都存在,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48年时,在湖州城厢街巷等级中,鱼巷口虽被列为一等街,但街面阔度不足10米。新中国成立后,鱼巷口的旧貌逐步发生变化,道路拓宽,商店变样。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原来的大丰布店旧址上,建造国营中国百货公司湖州分公司(后更名湖州市第一百货公司),以后又兼并邻旁的大盛布店、日生蜡烛店、湖州刻字社门市部等商店,扩建为现在的爱山商业大厦和宝路大厦;1958年,填平古运粮河,扩建人民路;1986年5月,在骆驼桥西堍,拆除湖州生产(生活)资料公司门市部、湖州饮服公司门市部和湖州饭店,建起湖州大厦;1993年2月,北街进行改造,原沿务前河一带的房屋全部被拆除,改建为霅溪公园(始称河滨公共绿地)。内侧,在北街和人民路口,旧时的怡昌玻璃号、地方国营湖州被服厂鱼巷口门市部等旧址上建起明珠商厦,现开设有上海吴良材视光中心、苹果手机维修服务中心等商店。同时,东街和骆驼桥也先后拓宽和改造,塑造了有立姿、跪态,独行或双行的不锈钢骆驼群雕,成为一处著名的城市景观。

  在现在的北街口,不锈钢骆驼群雕的地方,过去,还有一幢二层楼的老房子,住有两户人家,其中一户以卖水果为生。面对马路的一侧,是一堵没有窗户的墙壁,墙壁下,还有一块空地。因鱼巷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故墙壁成了一个“宣传栏”。在以往的历史中,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这堵墙壁上,张贴过各种的公告、布告、通知以及法院的判决书。后来,还成了嘉兴地区电影公司(设在湖州)宣传样板戏的地方。

  那时,有一对从浙江美院毕业的夫妻被分配到该公司,他们用彩笔在粉饰得雪白的墙壁上,描绘电影样板戏中人物的巨幅造型。有京剧《红灯记》中高举铁路信号灯,神情威武不屈的李玉和;京剧《杜鹃山》中腰挎驳壳枪,英姿飒爽的柯湘;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头带绒皮帽,身穿羊皮大衣,威风凛凛的杨子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身着红色衣裳,“倒踢紫金冠”舞姿的吴琼花……夫妻俩默契配合,一个从上往下画,一个从下往上画,往往在中间的部位合并在一起。他们描绘得惟妙惟肖,常常引起路人驻足观看,啧啧称赞。

  岁月流逝,如今,鱼巷口的旧貌已彻底消失,仅留在老一辈湖州人的记忆中了。

  (所配照均为资料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钩玄发微~~~赵孟頫的自画像——《人骑图》
探故寻源~~~
苕上漫笔~~~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三花仙翁自写真
走近安吉古城墙
鱼巷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