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璐
7月,正是乌龟销售的旺季,记者近日站在德清延炜龟鳖养殖场的池塘边,看着一只只乌龟爬上岸,两条后腿刨坑准备产蛋,姚文斌跟我聊起了他的回乡创业之路。
姚文斌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因为家里一直从事龟鳖养殖,2019年大学一毕业,他就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将家里滞销的乌龟、甲鱼通过网店和直播的方式,推向全国各地的市场。
“我一直觉得,回家是挺好的选择,离家人近,村里的空气也好,所以毕业回家是我一直就有的打算。”小姚说,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眼看着村里老人有着传统的养殖和种植技能,中规中矩地销售,却跟不上这个时代,他选择回家是想要大展拳脚。
“其实,不管是乡村还是家人,都需要我们回来。”小姚说,刚开始因为知名度不高,每天的销售量并不多,但他坚持通过平台直播,讲解乌龟的品种、习性以及养殖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先喜欢乌龟,再考虑购买。作为第一批返乡创业的青年,他所在的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也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扶持。
“生意慢慢走上正轨之后,夏天这样的销售旺季,平均每天要寄出300至500件快递,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件。现有的人手,根本忙不过来。”小姚说,随着网店销售火热,线下产业链需要更多的人手。
为此,村里通过村民微信群,不仅发动村里的青年一起参与电商直播、打包、售后服务等,还带动周边的老年人一起来参与养殖场的工作,形成了沈家墩村首个“希望田野”共富工坊。
“现在共富工坊有8名年轻人,电商团队相对比较成熟,以姚文斌为主,他们还会为本村和周边的养殖户和种植户提供助农销售。”沈家墩村党支部书记房春华介绍,作为首批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沈家墩村一直在探索新时代村级议事协商有效路径及如何走出同心发展的共富路,共富工坊的成立,是实现乡村运营共建共享的一种形式。
今年底前,村里还要建造完成一座农事综合服务中心,集粮食烘干服务、农机作业服务等于一体,总投资约1000万元,正式运营后,除了带动村民就业,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约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