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

擘画山水画卷 让幸福看得见

  八百里太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夏日的太湖岸边,粼粼碧波、丛丛芦苇。

  长兴,宛如镶嵌在太湖流域的一块清润的玉,这里风云变幻,潮流激荡;这里山明水秀、湿地相连;这里人杰地灵,涵养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与时俱进的长兴以绿色为发展底色,奏响生态文明建设协奏曲。一年来,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积极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持续发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美长兴,以幸福为名,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正绘就一幅山水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强体系“筋骨”  涵养生态底蕴

  太湖浪里有古城,茗香绕翠是长兴。长兴县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太湖明珠”等美誉。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长兴打通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绿色GDP”转化通道。

  突破先从机制上“创新”,长兴县实施差别化考评,对生态环境好的乡镇实行“绿色GDP”考核。几年间,长兴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立“两山”合作社,在全省率先开展国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创新推出“绿色企业系列贷”“循环经济贷”等绿色金融产品。

  眼下,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占乡镇、街道年度考核比重达30%以上,县财政平均每年用于生态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

  长兴县素有“中国水泥生产基地”之称,水泥产能占全省10%以上,每年有1000多万吨的水泥熟料需要外运。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水泥熟料的输送需由卡车运至码头再转水运。

  然而,这一传统的运输方式,物流成本高、环境保护压力大、交通安全隐患多。

  为突破原本卡车运输碳排高、污染多、成本大等制约,推进运输过程减污降碳,长兴县域所属企业南方水泥(上海)子公司湖州南方物流有限公司总投资11亿元,建成全国首个跨省数字化“全电物流”项目,实现全程绿色“零排”运输。“全电物流”全长35.5公里,串联了长兴县及安徽广德市多家水泥企业,成为全球距离最长的耐高温、全封闭电力输送带。

  “全电物流”项目的建成,有助于降低水泥熟料运输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初步估算,全年可替代3240吨标准油、减少尾气二氧化碳排放2.2万余吨,减轻了扬尘、噪音、尾气污染。该项目也列入交通运输部绿色示范项目,并入选浙江省首批“打赢蓝天保卫战”治气典型案例,成为长兴县以实际行动探索“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新境界的又一重要实践。

  一子落而满盘活,改变在长兴的每个角落悄然发生。

  这几年,长兴持续加强环境监测能力、污染源在线监控等建设,基本实现县域水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全覆盖、重点企业在线监控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站34座、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9个、危废处置单位2家、小微收运平台2个、汽修共享喷涂中心1座,各类水自动站13座、空气自动站22座。

  办绿色发展专题讲座、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长兴路径、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农业污染治理的业务指导……每年,长兴都要举办长兴县生态文明专题研讨班,并挖掘传统文化中生态理念和思想,打造出顾渚“茶文化”、煤山“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群众对生态的满意度不断提升,2022年涉环境信访较2018年下降72.79%,实现4年连降。

  通治理“脉络”  厚植生态底气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长兴县属太湖流域,平原河港交织,荡漾密布,山区多为溪涧及山塘水库。

  治水,在勇于探索。2003年,长兴县在全国率先试行河长制,此后不断探索完善水域治理新体系。

  以“共享”促预防、以“共融”促打击、以“共治”促修复。2020年3月,该县治水办(河长办)、检察院联合,在法律层面确立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实现全县河湖检察全覆盖,有力促进了河湖监管保护,推动区域水域治理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全省率先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废水分质再利用,在全省率先实现纺织行业中水回用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创立“河长制+检察”联动监督机制……多年来,长兴先后4次获“五水共治”(河长制)最高荣誉大禹鼎;15个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全面消灭劣V类水质断面。

  治气,在于精准施策。长兴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通过推广实施低硫和低灰分配煤工程、挥发性有机废气企业深度治理、矿山等扬尘治理、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等举措,重点推进水泥行业转型升级、塑料井盖行业减量及转型升级、耐火材料行业改造提升等产业结构优化。目前,长兴洁净煤使用率达到90%以上,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Ⅱ级标准。

  蓄电池和纺织印染是长兴两大传统优势行业,这几年,长兴发展废电池和废丝再生利用,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环。其中,加快再生电解铅、锂电池梯级利用等项目,形成国内领先的废铅酸蓄电池、废锂电池等固废处理产业链。如今长兴已拥有固废处置利用单位31家,处置利用能力达386.3万吨,全县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9%以上。

  添发展“活力”  擦亮生态底色

  生物多样性保护,事关生态文明建设。

  长兴有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太湖图影湿地文化公园,还有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这些湿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鱼翔浅底、万鸟齐飞、人水相宜。

  根据县域生物特性和现状,长兴县制定湿地、地质遗迹、扬子鳄、森林等专题性保护规划。如今,全县湿地鸟类由2010年的58种增加到112种,扬子鳄种群数量增加到9000余条,国家重点保护及省级保护植物11种。

  长兴县吕山乡是湖羊特色农业强镇,吕山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数字化程度最高的湖羊养殖基地。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当地深挖降碳吸碳潜力,深耕湖羊低碳养殖,形成以“光伏牧场”“共享牧场”“循环牧场”“未来牧场”四大牧场。

  眼下,在屋顶推广光伏发电板,在屋下套种高性能固碳牧草,屋上发电、屋内养羊、屋下种草的湖羊低碳养殖模式已然成为现实。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总面积约1500亩,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约7100万kWh。围绕光伏电源不可控性强、对电网冲击大等短板,就近建设全省首个电源侧储能项目,在光伏发电量增加时储存电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放电进行补充,有效平滑光伏电站发电输出,该项目可储能电量2兆瓦时,相当于约400户农户生产生活一天的电量。

  四大牧场构建物质循环闭环,推进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形成“芦笋秸秆-湖羊-肥料”生态种养闭环,有效降低资源损耗。

  此外,吕山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采用数字芯片等方式,推出“一羊一档案”,实时监测湖羊健康状况,提升湖羊存活率。通过“智能环控、视频监控、精细饲喂、个体管理、繁育管理、养殖模型、移动App”七大核心措施,实现湖羊存出栏量、温湿度、通风情况等数字化管控,降低用能成本、减少用能损耗。

  赋能特色农业、重点工业行业数字化绿色发展,截至目前,长兴县累计培育建成省级未来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5家,全国首创“铅蛋”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平台已在22个省(市)推广应用。

  眼下,长兴县将继续坚持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融合发展加快“两山”转化。

  长兴是工业强县,也要生态立县。在这片创业创富的芬芳沃土、财富涌流的膏腴之地上,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正越走越宽。

  文/俞黎新

  本版图片由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实干争先 奋斗有我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实干争先 奋斗有我
擘画山水画卷 让幸福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