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伟勇
本报讯 “盛夏的乡愁,是天空的颜色!”近日,德清县新安镇舍东村村民俞鑫佳把拍到的风景照片分享到朋友圈,获得了不少朋友的点赞。在她看来,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了,随时随地都能拍出“大片”。
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背后,是新安镇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今年以来,该镇大力推进“水气土”治理,扎实开展督查执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开门见水清岸绿,抬头见蓝天白云。新安镇从源头上发力,深入分析溯源,找准污染成因,对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等实行闭环式治理,对重点部位实行“一点一策”精细化管控,镇应急指挥中心实时跟踪落实隐患整改情况。据统计,今年以来,新安镇已关停堆场7个,停产停业企业38家,立案处罚企业15家,罚款26.8万元,行政拘留3人。
“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成就一方碧波。今年,在世界水日普法宣传活动中,新安镇与南太湖法院正式启用“水下森林”修复项目。南太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海辉说:“在哪里产生的污染,所赔偿的钱就用到哪里。”
董海辉所说的钱是南太湖法院执行的某企业缴纳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59.5万余元。如何用好这笔资金,让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源上重视起来?南太湖法院与德清县生态文明办、新安镇等沟通后,决定将59.5万余元作为新安镇的治水项目经费,投入到该镇直港“水下森林”水生态修复项目中。
有了这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额外助力,新安镇建设完成了直港数字化生态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不仅实现了水质的长效监管,而且实现了视频实时查看、回溯检查、水质数据分析等全方位功能。
新安镇应璐祺表示,该镇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