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梓木
本报讯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2023年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峰会近日举行。湖州受邀参加会议并就转型金融改革作经验交流。
会上,湖州以转型金融改革的探索实践为主题介绍了体系化推进转型金融改革的有关经验做法,并分享了湖州在转型金融制度标准建设、环境信息披露、产品服务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公正转型评估等方面的探索实践。
转型金融是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延伸,是支持引导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金融创新。相较于绿色金融重点支持绿色低碳的企业和项目,转型金融聚焦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支持的对象是高碳高效企业,可有效补充绿色金融所无法覆盖的高碳领域。今年6月,我市在国内率先发布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2.0、重点行业转型目标规划指南、融资主体转型方案编制大纲、公正转型评估办法等多项转型金融改革成果。
坚持标准先行。出台全国首个区域性《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围绕全市重点高碳行业,规划了106项低碳转型技术路径,为有效识别转型活动提供参考。在全国率先研制《重点行业转型目标规划指南》,逐个行业设置减排降碳、亩均税收等转型要求,作为转型金融的准入条件,引导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增长。率先制定《融资主体转型方案编制大纲》,为企业制定科学可信的转型方案提供标准化模板,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取金融支持。前期,经过调研排摸,选择化纤行业作为首批转型试点行业,确定了首批转型企业名单。
抢抓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机遇,推动银行机构成为总行的试点示范行,在信贷资源、产品创新、审批权限等方面争取定向支持。目前,全市18家银行成为总行级试点分行。针对转型金融支持的重点行业企业,指导金融机构以“白名单”形式向上级行争取授信额度支持,创新“转型贷”“碳效贷”等系列碳金融产品,并依据转型效应,实施差别化利率定价和授信策略。截至目前,累计落地碳减排贷款70余笔、金额22.6亿元。
与会嘉宾高度评价湖州转型金融改革成果。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指出,湖州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