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玲利
本报讯 “多亏了镇里,帮我们联系了谷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调配到无人机,及时完成了1000余亩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长兴县小浦镇种粮大户袁正亮说,小浦镇的为农服务联盟化运作模式轻松解决了他的难题。
原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少农户购置了各类农机,但因缺乏信息沟通渠道和服务市场,往往农忙过后,农机就闲置在仓库落灰,有时还会出现“农田种收紧张、农机忙闲不均”等现象。了解这一情况后,小浦镇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凝聚作用,创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手+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为农户生产保驾护航。
长兴小浦谷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农机服务组织,将辖区内7家农机服务商或家庭农场的闲置农用机械统一整合。截至目前,该组织共有14台拖拉机、5台插秧机、7台收割机和3架无人机,合计300万元。“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和分配任务都有合作社统一安排,我们还聘请10余名农机手,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到哪里去帮忙。”长兴小浦谷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建平说。
王建平介绍,联盟化运作后,将周边农户的农机汇总起来,为作业面积较大但来不及耕种、施肥的农业大户服务,有效破解了农机服务单打独斗的难题。农机大户购置的农机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他今年专门租赁了5亩面积的闲置厂房, 用以存放他购置的农资与农机。
为农服务联盟化运作模式得到了周边农户的肯定。“根据农户的需求,谷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制定了不同的托管服务订单,优化形成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方案,并为低收入农户提高优惠,助力该群体实现降本增收,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小浦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据初步统计,今年6月以来,小浦谷丰农机服务组织累计开展无人机植保服务10万亩、土地深耕平田1.8万亩、农业生产托管约3000亩、夏粮收割1.5万亩、水稻机插秧2000余亩,服务主体3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