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汉霖 通讯员 徐佳威 刘畅
殷雨洋,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动物(湖羊)研究所派驻长兴县吕山乡的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8年来,他先后派驻南浔区练市镇、吴兴区八里店镇、长兴县吕山乡,服务湖州湖羊产业。
与湖羊产业打了那么久的交道,如今的殷雨洋越来越关注产业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养殖。他认为,湖羊是草食动物,饲草是养殖成本的主要部分,所以,解决湖羊饲草安全是羊场重要工作之一。“在非粮化的今天,很少有地可以用来种草,但农业生产产生大量农副产品,这些产品得不到利用,就会污染环境,我的工作重心就是农副产品的饲料利用。”殷雨洋说。
今年初,通过殷雨洋所在的特派员团队牵线搭桥,吕山乡成功引进一家秸秆开发利用企业,为吕山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条件。吕山乡负责人介绍,现在秸秆变成羊饲料,每年可利用小麦、水稻、芦笋等秸秆加工饲料2万吨至3万吨,生产基料有机肥1万余吨,预计可为当地养殖户降低湖羊饲养成本20%左右。
如今,我市不单单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青贮技术,还制定了市级地方标准《芦笋秸秆裹包青贮技术规程》,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湖州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秸秆饲料化利用,只是殷雨洋所在的种养结合特派员团队开展科技富农行动一个缩影。殷雨洋联合九三学社湖州市委会与吕山乡人民政府签订科技助农促富协议,以科技特派员团队和九三学社湖州硕博服务团为载体,在科技服务帮扶、饲料技术研发、行业标准规范、营销人才培养、湖羊共富路径研究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吕山乡持续做强“羊财”,实现乡村振兴。
湖羊繁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收益。近年来,殷雨洋和特派员团队以提升湖羊繁殖效率为目标,在我市湖羊主要养殖区推广羔羊补饲、母羊补饲、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使羔羊存活率由91.4%提高到97.1%,母羊年产羔数量平均值由2.71只提高到3.37只,公羊的配种效能由1∶10提高到1∶50,大幅度提升了湖羊繁殖力,助力农户增收。
此外,殷雨洋所在的特派员团队与吕山乡共同承担实施两项湖羊相关市级重大科技项目,打造两家科技示范基地。目前,相关技术人员正与当地种羊场联合育种攻关,推进节粮型和高繁肉用型2个新品系培育,以期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性能,保持湖州湖羊种业优势,提升种羊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的工作就是做好秸秆饲料化,解决湖羊的饲草安全和降本增效问题,同时,围绕我市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发挥特派员团队优势,牵线搭桥,更好促进产业兴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殷雨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