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生大德

  ○ 徐秀米

  阿米被王先生运斤成风,手到病除的医术折服后,便忘了自己首诊时被扎针的前前后后的恐惧和疼痛,逢人疼痛,便推劝其去找王先生。

  王先生坐诊,几乎没什么坐着的时候。因病人多,他很少废话,表情也略显淡漠。通常就留给病人一个剪影,一个老头,白发,齁背,忙着取针,下针。一进诊室,病人难免会感觉有点紧张,不知所措。

  先生虽然话少,但说起话来中气很足,声音洪亮。尤其是对徒弟。喜欢用普通话讲道理,用长兴话打比方。阿米听到最多的是“年轻人不学习就等于落后,凡事不应该浅尝辄止,要努力钻研。羊癫疯学在身上都是有用的。”前一句是国语,后一句就是方言,先生好像断定只有方言才能让他们听到心里去。但其实他有一个徒弟是河南人,听他的方言要么一脸发懵,要么瞎猜后离谱地附和。常常因为不必要的语言障碍,先生把自己讲得失望透顶,唉声叹气。

  自从患者阿米问诊先生以后,先生的话就被迫多了起来。阿米天生话痨,好奇心重,问这问那没完没了,起初先生只是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但奈不过阿米不耻常问,给阿米看病,就像临床讲学。比如下针于哪处穴位啊,为什么,怎么下啊,以及与身体全身器官的思辨关系啊,一开讲就没法停。有时先生还担心阿米没有完全理解,还不断重复讲演。以至于日后其徒对某些推拿环节的减持或省略,都无法逃过阿米的眼睛。徒说都怪先生让她懂得太多!先生责备其徒凡事怠惰因循,还嘴巴犟,害人害己。先生依然前句国语,后句方言。每回方言一出,阿米能感觉到先生沉稳冷静的行医风格背后对弟子成才的急切期待以及恨弟子不够好学的无奈情绪。

  阿米与先生渐渐熟识以后,发现先生年纪不大但行事老派。先生每回给养老院老人义诊,总会给每个老人留个红包,临走时塞老人枕头下,从不当面与老人推来送去地客气。钱虽说是世界通行的好礼,但先生总留有一种被时代遗忘掉的羞涩,似乎这个东西无论给与或拒绝都有伤颜面,令人不齿。先生于年事甚高之人,尤为悲悯。阿米母亲胸椎骨折,无法动弹,先生闻及,即刻登门送诊,一次一次用着自己的休息时间,二诊三诊直至痊愈且分文不收。先生每次双手托抱老人换体位扎针,一手托住阿米母亲颈部,一手托其膝弯的样子,阿米恍惚觉得他是自己母亲的儿子,是自己的兄长。先生说自己父母重疾缠身时,自己恰被工作所累,疏于照顾。双亲过早离世铸成此生大憾。如今自己有能力了,但凡遇老人有病有难,就必定竭尽全力医之礼之孝之。

  阿米常见先生公交通勤,才知先生至今不会开车。先生自退休以后,从城市搬回农村居住,村子离公交站点有很长的路。先生上班得先从家骑电动车到公交通行路旁,再把电动车寄存于一家小饭馆门前,然后坐上公交去医馆。有时阿米偶遇先生下班,便顺路捎载一程。交谈得知先生黄不起老朋友的面子,接受了医馆的聘请。医馆是老友的儿子开设,急需名医镇馆。先生说年轻人干事业不容易,应予支持。尽管出行不便,先生也不烦劳公车接送,自己骑电驴,坐公交,风雨无阻,比在职时更早到晚走。先生说自己以身作则,弟子才不敢狂妄不遵纪。

  先生的温良恭俭让,鲜与人言,深藏若虚。阿米好多朋友去看病,时常错走先生诊室,朋友纳闷,医馆满墙满廊都是各个医生的荣誉锦旗,唯独先生墙面空白,推介甚少。只言片语的行医简历着实令人对其才能腹生狐疑。但每被先生医治过的那个自己总神奇般地如获新生,先生只是用了一根根细如牛毛的长长的银针,在人体的某些穴位处横穿,斜刺,直插,然后停一停,捻几下,再停一停,然后横拔,斜抽,直取。有时一针,有时多针。仅此而已。

  阿米那些去先生处问医求诊过的朋友都喜欢迫不及待地彼此交流就医心得。几乎百分百曾把先生口中的“垫压术”误解成“电压术”,听到先生一顿操作后说那句“好了,今天就这样!”朋友们都会先有微怔而后大失落。遗憾没被用上带电的技术,没得到先生战术上的重视。但也许就是这个误解,加深了患者的认识,促成了后来“垫压比扎针还朴素且神奇”的口口相传。尤其是因骨伤打过钉,嵌过钢板或上过石膏而饱受疼痛,过敏,手术折磨的患者,先生的骨伤垫压疗法很神奇,它只需把自行研制的百痛消抹在纱布上贴于患处,以垫压条对骨伤部位进行固定垫压,再用整块纱布外部缠绕包扎即可,既不痛也不破皮还轻便。先生有两手业界无双的绝活,一是垫压条的剪、贴,剪长剪短,斜倚排的,树状排的,横粘竖贴的,看似随意,实则要根据患处部位的结构,于心中严密布局,下手快而准,才能与患处高度贴合。贴合严密才压痛止痛并保护支撑损伤部位。朋友口中的毫无痛感,愈合快的神奇功效才会不期而至。阿米的朋友建议先生要为自己那灵巧的双手购买保险。先生说百痛消的功劳也不小。这种粉药的研得相当不易,先生查阅无数医学史料,拜访各地名医,研写配方,辗转于人迹罕至的各地寻找药材,而后加工研磨原材,再按特定比例调配而成。药成后,先生以身试药,不断修正方子改善药效,前后历时十多年,而这十多年间,先生跌落过深谷,睡过荒野,染过重疾,却始终坚忍不拔,没有正常的休息日,更没有他人的娱乐休闲。如今先生已功德圆满,仍旧每日坚持线上课程学习,线下躬亲力行,不断精进技法。

  阿米觉得比起先生的双手,他身上还有一种东西值得另置一写。这种东西看不见却有股拯救苍生的强大力量,它没有具体的名词,泛泛而言,也许就叫大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大快乐与小快乐
先生大德
秋萤闪闪
人生果实
秋歌(国画)
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