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
资源量呈恢复态势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于文静)《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显示,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稳步实施,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

  这是记者12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共同发布公报。

  公报反映了2022年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等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和汉江等重要支流的水生生物资源、重点保护物种、外来物种、栖息生境、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等状况。

  公报显示,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比2020年(同监测点位)增加25种。长江干流科研监测的单位捕捞量比上年增加20.0%。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约1249头,与2017年相比,数量增加23.4%。四大家鱼、刀鲚等资源恢复明显,刀鲚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水域洞庭湖,多年未监测到的鳤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个水域出现。

  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值总体仍处于低位,重点物种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外来鱼类23种,外来物种种类有所增加,存在一定入侵风险。

  在栖息生境方面,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栖息生境状况总体稳定。长江干流水质为优,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 资源量呈恢复态势
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九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推动 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杭州亚残运会火种在广州完成采集
世界航海装备大会聚焦产业创新发展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