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北地区先秦考古取得重大成果

毘山遗址发现距今3000年前“宫殿级”建筑基址群

  记者  吴建勋 

  本报讯  昨天,在湖州毘山遗址考古发掘研讨会上,考古专家披露在毘山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约3000年前“宫殿级”的高等级建筑基址群。考古发掘和研究结果表明,毘山遗址是东南地区迄今所见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核心聚落遗址,这标志着浙北地区先秦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中华文明探源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称,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发现”。毘山遗址的重要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我国东南商周时期的文明进程、吴越文化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

  毘山遗址位于湖城龙溪港东岸毘山脚下,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是浙江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遗址。早些年,考古人员就发现卜骨、卜甲、铜器、玉器等重要文物。为配合城市建设,考古人员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发现了“毘山大沟”、崧泽至良渚文化的土台和墓葬群,还有诸多建筑基址、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遗物。

  2014年开始,考古人员对毘山遗址展开长达十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毘山遗址中心聚落面纱终于被揭开。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闫凯凯称,围绕毘山山体,发现了一圈由二里桥河、龙溪港、铁店河及古河道组成的濠沟。濠沟以内是聚落中心,面积约33万平方米,文化遗存丰富,分布众多高等级建筑遗迹,同时发现了一批晚商时期的重要遗物。

  在环濠内的麻雀田地点,考古人员在东西区各发现4座基槽式房址和7处建筑基址,其中建筑基址6揭露最为完整,由三排主柱和一排廊柱组成,基槽里铺设地栿,做工考究。令人震撼的是,在建筑基址群1,发掘出干栏加土筑高台建筑组合遗存,面积约3400平方米。高台建筑由人工堆筑而成,面积约 628 平方米。考古人员推断应是礼制礼仪的重要场所。这也是南方地区同时期所见规模最大的同类建筑遗存。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说,毘山遗址发现如此大规模聚落和高等级建筑遗址,显示湖州在当时已成为东苕溪流域的区域政治文明中心,其南北文化的频繁交流也显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称,毘山遗址文化遗存在环太湖流域晚商时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文化面貌独特,有着充分的考古地层学证据。考古专家提出以其命名“毘山文化”,将有助于完善环太湖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

  据悉,目前,湖州当地政府也在加紧推进毘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与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纪实
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成立~~~
~~~——湖州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浙北地区先秦考古取得重大成果~~~
~~~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强链补链迈向“芯”高地
扬法治之力 启发展新程
毘山遗址发现距今3000年前“宫殿级”建筑基址群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巨环合龙
全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 信息工作座谈会在湖召开
310家湖企组团亮相广交会
今日导读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