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斌姬
本报讯 “你看得出来这是老旧小区吗,现在房屋外立面粉刷一新、道路宽敞整洁、停车位有序、雨污水分流,门口还有漂亮的口袋公园……”近日,吴兴区爱山街道红丰西塘社区下塘小区72岁居民陈玲梅在小区里遛弯,说起改造后的变化她如数家珍,“我在下塘小区已经住了20多年了,如今感觉自己又住上了‘新家’,每天都乐呵呵的。”
建成于1999年的下塘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楼房老化、配套落后、公共设施陈旧等现象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居民。红丰西塘社区党委书记陈斐说,下塘小区今年上半年完成改造后,“面子”新、“里子”实,尤其是作为老城片区首个旧改与加装电梯同步推进的小区,共计加装了12台电梯,让老年群体享受到了一键直达的便利。
“自2020年开始,我市按照‘群众参与、街道申请、区县审核’的原则,坚持‘党建引领筑基、多方联动聚力、措施升级破难、治管并举固本’,重点向老旧小区突出问题‘开刀’。”市建设局介绍,截至今年9月,包括下塘小区在内的全市17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实现“逆生长”,惠及群众约7.1万户。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和项目平均进度均位列全省第一。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居民意愿、融入居民诉求。在吴兴区狮子巷小区改造征询过程中,大部分居民反映屋顶面漏水情况严重,后经研究纳入旧改范围,完成5000余平方米屋面防水改造工作,解决了居民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赢得居民的集体点赞。据统计,近年来全市累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1200余条,采纳并落实相关建议1000余条,每个改造小区平均召开座谈会10次以上,形成“群众点菜、政府接单”的改造经验。
为让老旧小区改造提速度,我市将旧改项目与电梯加装、垃圾分类、危旧房改造、数字化小区建设等项目综合考虑、整体设计、整体推进。2020年以来,综合清理强弱电管线1812千米、整修破损道路95公里、新增或改建停车位4200余个、新增“一老一小场景”23个、雨污分流管道245公里、立面修整164万方、新增照明设施4200余套、公园节点233个、整区加装电梯小区3个,推动“忧居”变“优居”。
吴兴区闻波社区,将5个老小区联动打造未来社区,打破单一小区思维,实现跨小区资源共享;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长兴县西苑小区将废旧的仓库进行改造装修,打造成小区幸福邻里中心,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和凝聚邻里关系的纽带……紧跟城市迭代发展步伐,我市把未来社区、完整社区等理念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使老旧小区配套更完善、居住更舒适、生活更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通过加强物业常态长效管理,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长兴县就以城北小区为试点,将经营性收益提取30%经费补充物业专项维修基金,在全省率先探索了老旧小区物业维修基金补缴续缴难题,破解老旧小区“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
“今年我市启动的4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在年内全部完成改造。”市建设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杨伟说,接下来将继续高标准、高要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让更多家庭“住”进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