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争当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领跑者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浙江的重大政治责任,是我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区的关键抓手,当前,“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到了咬紧牙关、发力攻坚的关键阶段。全市综合执法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聚力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聚焦统筹协同、全力攻坚破难,争当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领跑者。

  提升站位格局,全面把握执法改革新要求。一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政执法工作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主题教育中,我们深入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很重要的就是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行政执法工作一系列指示要求,为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供根本遵循。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理应将“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作为深化法治建设的有效切口,以实际行动自觉做到“总书记有号令、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湖州作表率、综合执法走前列”。

  二是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支撑。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省委赋予湖州的新目标新定位。实现这一目标,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一体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打造法治中国示范区的先行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是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的突破性抓手。我们要把综合执法改革放到创新改革开放大场景中去谋划推进,紧抓行政执法改革的“小切口”,来牵引撬动法治领域集成改革,为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强大法治保障。

  三是坚持执法为民职责本位的现实需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执法为民是行政执法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卫生健康等十多个重点领域,工作面广量大,直接关系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关系党和政府形象。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着力破解执法扰民、执法不作为等问题,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每一个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聚焦重点难点,全力推动执法改革新突破。一是坚持整体政府,打造集成性、全覆盖的综合执法新体系。发挥市区县综合执法指导办作用,深入落实乡镇(街道)分管政法副书记兼任综合执法队队长,深化完善“县属乡用共管”机制,确保基层管得住、调得动、用得顺。充分做好“大综合+”的结合文章,在地方性法规实施、专项联动整治、精细化管理推进等方面,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凝聚改革合力。迭代优化对部门、镇街改革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建立镇街与部门间“双向”考评机制,构建全覆盖考核体系,确保改革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二是坚持放大格局,打造清单式、数字化执法改革新样板。依法有序调整镇街赋权事项清单,加快推广运行《赋权镇街执法事项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赋权精准度和科学性。紧密联动高等院校优质团队,推进省级揭榜挂帅项目,率先形成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验收标准成果。强力推进各级指挥中心建设,迭代升级行政执法指挥应用,完善重点执法问题的分析研判、预警通报、督办销号等功能,加快形成以指挥平台为中枢、横向部门协同和纵向县乡贯通为支撑的整体政府执法监管体系。

  三是坚持统筹协同,打造联动式、一体化联合执法新机制。将行政执法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与基层智治系统贯通运行,加强对食品药品、危化品、安全生产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的执法数据全量归集和关联分析,以定期“执法画像”分析反哺事前事中合规管控。探索执法司法高效衔接,加强检察院、法院机制衔接,建立健全数据共享、行刑衔接、行政争议化解联动等机制,深化争议实质化解、“非诉执行”、特设“共享法庭”便民等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依法行政。

  突出实绩导向,全域开创执法改革新局面。一是坚持增值化改革理念,全力推动工作效能实现大提升。健全“五书一函”制度,推动执法监管整合融合;坚持严格监管,更要热情服务,围绕民生关切重点领域,开展亮剑破零行动,拓展更广领域、更大力度的综合执法;聚焦监管前置、服务在前,更好地发挥行政执法的服务、引导、规范、治理的价值功能,深化推广“集成改一次”“联合帮一次”等模式,形成规范高效精准的跨部门、跨领域帮服模式,持续提升企业改革获得感。

  二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大提升。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广健全标准规范、路径清晰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谋深做实童装、电梯、新能源、车联网等产业“执法监管一件事”特色场景;积极扩面推广涉企包容审慎监管,推广“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等方式,全面推行“综合执法+人民调解”基层治理模式,努力形成“事前有求必应,事中无事不扰,事后集成帮改”良好态势。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动队伍素质实现大提升。强化党建引领,全域推进“枫桥式”中队创建,对标“像军队、像学校、像家庭”,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综合行政执法需要的“一专多能”专业化执法队伍;聚焦基层法治力量提升,加强乡镇(街道)法治人员招录和培养,推进基层法制审核高质量全覆盖,推行基层中队晨晚“站立会”制度,开展分类分层培训,确保本领过硬;开展队伍整训,推进清廉执法,管控履职风险,严管厚爱队伍,确保作风过硬。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思学
法治乡村建设的“余村经验”
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湖州健康实践步伐
争当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领跑者
以主题教育为牵引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