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我已经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老年病科工作了15年。在工作中,我发现老年人群体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很脆弱。生活中,他们容易摔倒,抵抗力弱,身上往往有多种疾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同时,老年人的感情需求实际上比我们年轻人要多得多。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今年收治的一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有一次查房,她悄悄和我说:“为什么不让我早点走?”这个“走”字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特别难过和无力。
我问她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她轻声地说,自己一直“活在床上”,最开心的是孙子每次来看望她,难过的是孙子很忙,每次来去匆匆。我明白过来,她其实是希望有人能在这里陪陪她。一位下不了床的老人,在余生不多的时间里还要经历孤独,对她来说是一种煎熬。
了解到老人的需求,我联系了老人的孙子,他很快赶来了医院。老人握着孙子的手,眼里泪花闪烁。此后,我们医院的几位医护人员就经常轮流坐在老人的床边陪她聊天,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湖州一直在积极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培训出一大批优秀且有爱心的养老护理员、家庭照护者和老年社会工作者,对老人的安宁疗护也在逐步完善。我是去年开始接触安宁疗护的,当时我就发现临床工作对于老年人的治疗更注重给予他们安慰和照顾,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满足他们的精神心理需求。
老年患者在精神心理方面所需要的关爱其实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老年病科不仅要治疗患者的病痛,还要减少他们对疾病的担心,缓解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帮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平和安详地离开,不带遗憾。
工作这些年,我爱上了养花。我常常觉得对待老年患者就和养花一样,需要细心地灌溉、照护,付出爱心。每当我看到自己精心呵护的患者康复出院,会由衷地感到喜悦,就像看到自己精心养护的花儿终于开放了一样。
(见习记者 孙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