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绿色发展的“四重维度”

  程悦

  20多年来,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实践,生态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绿色发展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财富意涵、发展取向、发展过程和发展治理的四重维度,对此,浙江在“八八战略”背景下,绿色发展实践分别以绿色发展的财富观、人民性、可持续和治理观作出了富有特色的时代答卷。

  一、树立绿色发展的财富观。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八八战略”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财富观精髓,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全面理解财富内涵,财富至少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使用价值,财富可以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二是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是价值的化身; 三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相统一,财富是一种社会权力。这三者是内在统一的,不应割裂开来。

  生态环境即是财富。湖州从2004年起率先探索绿色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取消单纯的GDP指标考核;2013年,浙江省对丽水作出“不考核GDP和工业总产值”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是充分肯定了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指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环境作为财富所具有的社会权力。可见,生态环境作为财富的有用性、价值承载和社会权力在“八八战略”实践中已得到完整的体现。

  二、坚持绿色发展的人民性。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把生态环境纳入发展的全过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八八战略”在正确把握绿色发展财富观的基础上,对绿色发展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坚持了绿色发展的人民性。一是绿色发展为了人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高投入、高污染排放的增长模式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环保上访不断。“八八战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整治。二是绿色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比如,“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发动群众,积极发展竹子产业、白茶产业、生态旅游业,实现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促进了绿色发展。又如,嘉兴在解决水环境问题过程中,形成了“大环保、圆桌会、陪审员、道歉书、点单式”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模式。三是绿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浙江在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过程中,特别强调民众的实际获得感,实施了一批绿色民生实事工程,比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造就今天的万千美丽乡村,又如“五水共治”行动,切实剿灭了劣Ⅴ类水,水环境的改善实实在在惠及全省人民。

  三、注重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意味着要保护好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财富,而发展在本质上是财富的积累,简单的财富保护并不是真正的绿色发展。浙江在实施“八八战略”过程中,从来不是简单为生态环境保护而保护,而是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在偿还历史欠账的基础上,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是推动绿色生产。浙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生产,做到有“破”有“立”、“破”“立”并存。一方面“三改一拆”,拆除旧厂区、违法建筑,淘汰落后产能和违规生产;在招商引资中,把好环保和能耗关,拒绝污染严重项目,严控高能耗项目。另一方面又推进“四换三名”工程,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二是推行绿色分配。浙江是我国开展生态补偿的先行省,浙江于2006年对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行省级财政专项补助,2008年推行生态环境保护财力转移支付,以省对市县财政体制结算单位为计算、考核和分配转移支付资金的对象。之后,生态补偿财政分配拓展至省际,2012年起浙皖两省开展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三是鼓励绿色消费。2009年 ,浙江发布“公民低碳绿色生活准则”,内容涉及节约用电、出行少开车、办公无纸化等多场域,以此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目前,浙江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已建立良好的垃圾回收处理制度,大多数居民基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四、践行绿色发展的治理观。浙江在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主体作用,遵循科学的绿色发展治理观。一是“生命共同体”治理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人与自然关系,始终把山水林田湖草沙看作是生命共同体,以系统思维综合治理。浙江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全方位、多渠道的。二是“狠抓落实、久久为功”治理观。“狠抓落实、久久为功”治理观强调绿色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三是“以文化人”治理观。发挥精神对物质的相对独立作用,发挥人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

  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绿色发展不断走深走实。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共同富裕应是包括生态环境财富在内的共同富裕,那些靠损害生态环境而“富”的地区,并不是真正的富有者,而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造成的差距,也应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加以弥补。绿色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和前提,共同富裕也在绿色发展中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系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浙江绿色发展的“四重维度”
打造全市统一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构建具有湖州特色的生态安全格局
把传承民族文化这件大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