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娘舅”有效助解工程款纠纷

  记者  宁  杰

  本报讯  “多亏你们指导,拖了4年的项目结算审计,现在终于有了新进展。我们正在根据调解结果做最后细节调整,即将进入最终审计流程。”日前,面对来自“红色调解驿站”的回访,南浔頔塘南岸新建工程东区块项目业主单位相关负责人由衷感谢。

  据了解,2018年9月启动建设的南浔頔塘南岸新建工程东区块项目,是全省首批24个“未来社区”示范项目之一,早在2020年10月便已竣工,但项目结算审计始终无法推进。原来在约13.8亿元的工程造价中,业主方和施工方对脚手架定额套用、塔吊基础费用计算等20多项计价问题迟迟未达成一致,争议涉及金额高达3000万元。协商无果,双方便想找个权威的地方评评理,直到找到了“红色调解驿站”。

  “这是个按实结算项目,因为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缺项和不完善,才导致了这场纠纷,而化解矛盾的关键就是要重新明确计价依据。”作为调解员,市建管中心造价管理科负责人谈勇勇在弄清事情来龙去脉后,第一时间对症下药,组织造价领域专家赴南浔“红色调解驿站”开展上门调解服务,解析结算依据资料,就双方争议焦点提出行之有效的专业意见建议。当场便促成项目双方和解,承诺按会议纪要落实调解成果。

  市区联动、专家坐诊,让“红色调解驿站”成了项目建设各方说理的地方。“项目久拖不审、久审难结、以审代拖等建设工程‘结算难’问题,不仅会造成工程款支付不及时、务工人员工资拖欠,还易引发工程款支付‘暗箱操作’。”谈勇勇介绍,为此,我市自2021年以来便聚焦工程款纠纷创新建立工程价款结算“阳光调解”机制,通过设立“红色调解驿站”,由市建管中心联合市造价协会遴选造价、施工、法务等领域内的党员专家组建“红色调解专家库”,化身“老娘舅”助力化解项目结算价款矛盾纠纷。

  “和以往由业主单位单方面组织调解工程结算价款争议不同,‘红色调解驿站’需争议双方共同申请,由第三方组织调解,更尊重双方意愿且更具权威性。”谈勇勇说,今年,依托城乡建设领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我市持续优化“红色调解驿站”工作制度,在实现基层“红色调解驿站”区县全覆盖的基础上,开通线上调解申报通道和计价依据解释通道,一站式完成调解申请及相关佐证材料提交,并承诺对收到的一般性计价依据问题力争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并解决。

  同时,还以开展工程结算专题调研为抓手,深入探析全市工程价款结算现状及产生原因,总结出一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湖州市建设工程计价要素动态管理的通知》等指导性计价文件,从合同源头上规范风险防控计价条款设置。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工程结算价款争议行政调解51件,涉及争议金额约2.5亿元,调解成功率超过90%。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区县
“老娘舅”有效助解工程款纠纷
从三人到四百六十一人
城中村“红管家”为幸福来敲门
送鲵回家
安吉推出房源“以旧换新”
德清十万“鳖军”将扎营新疆
“布控查验”助高新技术货物快速验放
国防入我心
海外华文媒体采风团走进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