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演出市场的繁荣,一些抢票乱象随之发生。一些场次因为观众较少余留下较多的空位,其中甚至不乏一些视野极佳、售价较高的座位,在临近演出开始时仍然无人问津。一些观众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漏洞,虽然只购买了后排的低价票,却早早来到剧场,提前占据了这些无人认领的高价空位,花低价享受高价区的观影体验。
有人认为,有更好的位置自己不坐,有小便宜自己不占,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无可厚非。这些“换座”行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小聪明”,却也伤害了那些真正遵守规则、支付高价购买座位的观众的感情。
对于那些真正购买了高价票的观众来说,他们或许在购票时就已对这场演出抱有极高的期待,愿意为更佳的观赏距离、更好的观演体验支付更高的费用。当他们发现,那些仅支付了少量费用的观众也可以轻松占据自己花较高价钱买来的“好位置”时,内心的不满可想而知。毕竟,同样是高价座位,凭什么自己要花更多的钱?
那些真正热爱舞台演出的观众,往往无法割舍对近距离观赏的渴望。他们希望能够亲眼目睹演员们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每一个精彩瞬间,获得更为优质的观影体验。这种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使得他们在面对高价票与低价票的选择时陷入两难,既不想再次遭遇类似的不公事件,又不甘心只坐在较远的位置。对此,我们不禁要问:遵守规则的人,为何反受规则之困?
或许,化解乱象的关键在于对规则本身的监管。剧场方作为服务提供者,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购票制度的公正性和观众的观演体验,推动演出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剧场方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对座位分配的监督、加强工作人员巡查等方式,维护购票秩序,确保每一位购票观众都能按照既定规则入座,防止低价票观众“侵占”高价位座位的行为发生。
文明需要自觉。诚然,买低价票坐高价位和盗摄、亮屏等行为一样,只是个人道德问题,旁人无法过多干涉。但要知道,每一次精彩演绎都离不开演出团队辛勤创作、剧场精心筹备,尊重规则是对演出团队和剧场劳动成果的尊重。观众在享受演出带来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市场的影响,公平有序的观演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孙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