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懂“Z世代”是经营必答题

  如何从“Z世代”的消费需求变迁中,更好挖掘消费潜力、把握未来消费趋势?这是《经济日报》在一篇报道中提出的问题。

  近年来,研究“Z世代”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平台研究用户、品牌研究顾客、企业研究求职者、学校研究学生,都离不开“Z世代”。据统计,我国“Z世代”(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总数约为2.6亿人。他们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消费担当”。对其消费需求、偏好、行为习惯等进行“画像”,无疑对商家经营、行业发展、促进消费等大有裨益。

  但尝试研究会发现,“Z世代”的消费观有点“迷”:他们既是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的代名词,又被调侃“越来越会过日子”;他们愿意为一场演唱会一掷千金,也会和朋友共用一个视频会员;有的家里摆满昂贵手办,也会混迹于论坛的“抠门”小组……如此种种,叫人看不懂。但换个角度看,不懂就对了。他们自带网络“基因”,是第一批互联网“原住民”。其消费必然具有新特点,必然是参差多态的,是多元、个性甚至矛盾的。倘若去理解,至少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词。

  一为社交。喝奶茶时发个朋友圈、打卡新餐馆不忘写一篇笔记……“Z世代”爱分享、爱种草,其消费也往往具有社交属性。再进一步,从汉服、电竞到潮玩、某项运动、某品牌球鞋,有同样爱好的人群聚在一起,形成圈层。以球鞋来说,鞋不只是商品,还是“社交货币”,是踏入某个社交圈的门票。

  二是情感。Cosplay(角色扮演)、盲盒成堆、游戏氪金……很多“妈见打”的行为,用情感来解释就不难理解。在“Z世代”眼里,二次元的世界中有共鸣、有治愈,“猫狗双全”是人生赢家,去音乐节狂欢物超所值……他们更注重悦己消费、体验消费,更愿意为情感、兴趣买单。爱在哪里,钱就花在哪里,让消费发挥“解压阀”作用,这是“Z世代”消费的突出特点。

  在此之外,还有个性、颜值、趣味、“质价比”、“薅羊毛”……

  应当承认,摸准“Z世代”的消费观并不容易。我们不宜简单贴标签,更不能妄图去“拿捏”,而只能去分析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他们偏爱“新奇特”、热衷“质价比”、注重情绪价值、依赖社交媒体……这提醒我们,消费体验更为重要,而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永远是赢得消费者的不二法门。此外,商业综合体如何在业态上推陈出新,线上产品服务如何捕捉“Z世代”的兴趣点,社群营销如何以圈层为突破口,产品外观、功能设计如何更懂年轻人……答好这些题,必须读懂他们的消费观;而要读懂,必先更深入地了解他们。

  (夏振彬,载《广州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时评
   第08版:图说
水乡绫绢里的“清凉经”
让各就各“位”成自觉
乐见“悟空出海”讲好中国故事
手机套餐岂能升级易降级难
警惕“饭圈” 成为诈骗温床
斩断倒卖个人信息的产业链
读懂“Z世代”是经营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