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千帆达江海

  讲述人: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船舶检验科副科长王正金

  我是全市14名持证验船师中的一员,常年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手拎工具箱,穿梭于各地各种类型船舶之中。

  验船师这个职业在我们业内叫“船舶医生”。一艘船舶,从设计图纸审查、铺龙骨建造,到新船下水出厂,最少要检验4次,我们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会及时给船厂开具“船舶质量整改项目单”,船厂整改后还会复检直至整改到位。船舶在发证营运后长达二三十年的全生命周期里,我们每年都要对船舶“体检”,一直到船舶报废拆解,可以说从头跟到尾。

  作为内河运输的重要枢纽,也是全省内河船舶最多的城市,湖州目前拥有4100艘船舶,这就注定了我和同事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从业4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冒着严寒酷暑,或登高爬梯或下船钻舱的日子,尤其今年夏天特别热,给我和同事带来了更加严峻的“烤”验。相比海船,内河船舶船舱小、封闭性强,检验时行动极不方便。

  每次检验,我们都要从最宽不过60厘米的入口,沿着90度垂梯爬到舷舱内。这里热气混合着刺鼻的油漆味,由于罐体和货仓之间留下的空间很小,我们只能低着头躬着身走在不规则的骨架上,用一支手电筒一点点查看焊接、消防管路布置等情况,不小心摔跤或划伤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除了舷舱内部,整艘船的里里外外,包括船体结构、主机型号、消防设备、信号设备、航行设备、锚泊设备等,我们都要一一仔细查看。高温天里,舱内像“蒸笼”,舱外像“锅底”,温度能达到60多摄氏度。然而,被钢铁“森林”包围的我们并不会因此放松要求,因为检验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关乎船舶的航行安全。

  尽管工作强度大、检验环境艰苦、作息时间不规律,非常考验体力和耐力,但从始至终地守护一条船,这种责任终身制的思想,让我对自己这份职业一直兢兢业业。

  这些年,湖州作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一路高歌猛进,这其中也包括了船舶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业内人士,我觉得能与行业共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目前我们14人的团队中,老师傅占了一半,有的明年就要退休了。随着我市上个月正式启动实船拆解,年内就计划拆解淘汰176艘老旧货船,我们更忙了,而老将们依然坚持冲在一线,通过言传身教,鞭策和鼓励着身边人。

  我所在的部门一直保持着传帮带的良好传统,如今,我也成了师傅,一有时间就带着年轻人进入现场实践。秉持着“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我会将专业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让验船师的工匠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记者  徐斌姬  李梦佳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绿色种子撒心田
守护千帆达江海
用机器人技术打造政务服务平台
吊瓜富民
城市道路隔离桩整治开展
我市成立专班拦截“邮寄黄金”诈骗
铺展城乡“双面绣”
“飞英讲坛·苕霅讲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