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双林绫绢织造
技艺传承人
郑依霏
我从小在绫绢厂长大, 是新时代努力奋进的绫绢人, 也是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
绫绢,有着4700多年历史,享有“东方丝织工艺之花”的美誉。双林绫绢曾是全球博物馆修复古旧书画的首选材料。我的父亲见证了绫绢产业的黄金时代,也始终坚守着这份传统工艺。如今,全国95%以上的博物馆仍在使用我们的绫绢。绫绢的气息,早已融入我的生命,它不仅是一种古老工艺,更是我的情愫所在。
大学毕业后,我带着学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回到家乡,决心为双林绫绢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我重新布展了技艺传承馆,以舞台剧为灵感,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非遗展示空间。同时,我将四楼改造成“绫绢游园会”研学体验区,让游客亲身体验织布、装裱、绘画等工艺。新展厅不仅提升了参观体验感,更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窗口。
我还担任绫绢非遗推广老师,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罗开富小学、中心幼儿园及后坝营地,为学生们讲述绫绢的历史,带领他们亲手“触摸”这门古老技艺。
目前,我们尝试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纹样设计、产品研发等项目,让年轻人了解绫绢工艺并从中汲取灵感。同时,还开发了文创产品,以绫绢为主题的品牌吉祥物和周边产品,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设备升级,拓展了产品线。除了书画装裱用绢,还开发了服装、箱包、饰品用面料,并尝试私人定制服务,将绫绢之美融入现代生活。此前,我们的绫绢联名皮包已正式面向中东、欧美等海外市场销售,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工艺的美与细腻。
在我看来,双林绫绢不是一块普通的布,它承载着千年智慧和匠心。我坚信,通过创新传播、产品升级和教育推广,双林绫绢定能重焕生机。双林绫绢的生命,因每一个人的热爱与传承而永存。这不仅是我的信念,也是向所有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发出的邀约。传统文化不是个人或一代人的专属,而是属于大家的共同记忆。
(记者 朱乐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