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莹
“收网!”昨天9时许,随着一声嘹亮的吆喝,德清县禹越镇栖湖村百亩漾里,一条条船头扎着红花的小船缓缓向岸边围拢,船后拖着的大网里,成千上万条鱼儿在水波的推动下聚集到捕鱼点。“有了,有了!这动静不小啊。”岸边,村民们兴奋地看着这一幕。
新春第一捕,牵动着栖湖村村民的心。捕鱼点上,渔民们穿着防水裤跳进了水里,抓起近处的一条条肥美大鱼扔进桶里。船上的渔民则挥舞着网兜,不断将远处的大鱼赶到岸边,瞅准时机捞起一条相中的大鱼,精准地投进桶中。
栖湖村借着新春第一捕与元宵节的团圆氛围,举行了第一届渔俗文化节,带大家品味栖湖悠久的渔俗文化。该村水域宽广,全村渔业养殖面积1800亩,有养殖户18户,100多人从事鱼产品销售加工行业,年销售产值约1200万元,助力户均年增收约20万元。
优质的水产品,如何打开更好的销售渠道?此次渔俗文化节,为栖湖村带来了更多合作伙伴。与周边饭店、超市进行结对,与杭州临平、勾庄等大型批发市场合作对接,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养殖户增收。
眼见着桶里的鱼渐渐满了出来,鱼儿有力腾跃使得水花四溅,打湿了渔民与围观的村民。抹一把溅在脸上的水,渔民老孙高兴地说:“7点就撒网了,这一网看着不错,丰收了。”停靠在岸边大路上的起重机调整手臂,将装满鱼的大桶直接吊到了活鱼运输车上。
百亩漾边,捕鱼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文化礼堂里,渔嫂们大展身手,将新鲜捕捞上来的鱼做成一道道佳肴。“我做的是红烧鱼。”“这是酸菜鱼。”“我们家爱吃糖醋鱼。”渔嫂们一边放着调料,一边交流着烧鱼心得。大火烹调,小火慢煮,不一会儿,一盘盘拿手好菜就端上了评委席。“这道味道正宗,又鲜又嫩。”大众评委们细细品尝,为渔嫂们竖起大拇指。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将积极探索渔俗文化与旅游、农业、科技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渔悦’栖湖,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栖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玉良说。
据悉,栖湖村新春第一捕满仓而归,共捕鱼7万余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