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晓芬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全市供销社系统持续深化“实干争先 重振供销”推进大会上获悉,去年,全市50家基层供销社富民增收各显神通,总投资1.12亿元新建22个项目,通过畅通城乡资源、人才等方式激活乡村一池春水,带农增收致富。
据介绍,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挖掘特色产业,各基层供销社通过人才引进、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建设服务中心等多元化方式推进项目落地。练市镇供销社充分利用示范基地设施大棚资源,以乡村产业为基础,创新引进“勃氏甜龙竹”项目,打造共富产业园,带动周边农户就业30余人,实现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安吉县干溪桥供销社依托安吉白茶重要原产地的优势,建成茶叶共富工坊项目,解决周边茶叶种植户白茶深度加工、价值提升和销售问题,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超50万元……
产业是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的关键。依托基层供销社,全市已建成产业农合联52家,涉及粮油、茶叶、果蔬、水产、家禽、花卉等农业产业40余个,基本覆盖我市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另外,充分发挥供销社流通优势,强化供销合作,加快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全力以赴打造商贸流通便民网络,开展消费品下乡、农产品上行服务,发展乡镇商贸实体店44家,村级综合服务社590家。去年,全市供销系统商品零售总额达223.5亿元。
市供销社表示,今年将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作为发展重点,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为农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