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璐
本报讯 天气转暖,很多人又开始考虑吃素保持身材,还有不少老年人也有长期吃素的习惯。但是,长期吃素到底好不好?吴兴区中医院最近就接诊了不少患者。该院针推康科副主任中医师李晓东给出的建议是,并非绝对不利于健康,但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搭配。
“从西医角度看,素食有助于预防慢性病,但需注意营养补充;从中医角度看,素食可能影响体质平衡,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所以关键还是要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李医生表示,目前病区就有一位素食主义患者,来就诊前面色苍白,老是头晕没力气,站一会儿时间腿就撑不住了。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脱水、炎症指标异常等问题,目前正在接受治疗,患者直说再也不敢只吃素了。
他表示,从现代医学视角来说,长期素食可能导致某些关键营养素的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2、铁、锌和优质蛋白质等,这些营养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虽然素食本身不会直接引发骨质疏松,但若长期缺乏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可能增加骨折风险。当然,素食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高纤维食物还能促进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李医生建议,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饮食的多样性和平衡性。素食者应注意补充易缺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铁、钙等,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单一食物。其次,长期素食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营养状况。如有贫血、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治。第三,饮食方式应根据个人体质、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选择。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不建议长期纯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