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忻媛
本报讯 伴随着“蹦极式”降温,今年的初雷也在昨天响起。由于冷暖气流激烈碰撞,昨天早上和中午我市受到强对流云团影响,出现了雷阵雨,并伴有较强雷电和雷暴大风。对此,市气象台发布了雷电黄色和雷暴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明天就是惊蛰节气,惊蛰的标志性特征就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接下来,“电闪雷鸣”的日子会渐渐多起来。那么,你知道湖州哪个区域最爱“大发雷霆”?什么时段雷电最喜欢光顾?昨天,由市雷电防御管理办公室、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发布的湖州市2024年雷电监测公报出炉。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一般称为闪电。按其放电空间位置,雷电又可分为云地闪(简称地闪)、云际闪和云内闪。其中,产生雷电灾害主要的就是由地闪引起。
根据《公报》数据显示,去年,我市2月就开始出现地闪,地闪总数10643次。全市范围内,地闪次数最多的是安吉县,达到4554次,占全市总地闪42.79%。同时,安吉也是年度平均地闪密度最高的,达到2.41次/(km2·a)。南浔区出现地闪次数最少,为814次,占全市总地闪的7.65%。相对应的,南浔也是年度平均地闪密度最低的,为1.16次/(km2·a)。
除了受雷暴“青睐”的区域外,受雷暴“青睐”的月份又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据悉,去年我市地闪数主要集中在7至8月,约占全年地闪总数的75.43%。全年月分布呈现出波动特点,其中8月最爱“大发雷霆”,出现了5970次地闪,占全年的56.09%。
从日雷电活动特征来看,每个时段均有地闪发生,但去年主要集中在12至16时,约占全天的56.62%。时段分布呈现出双峰特征,波峰为15时和21时。
记者了解到,雷电的威力惊人,其造成的危害也相当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雷击事件和雷电灾害损失的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并呈多样性方式发展,防雷减灾已成为关系到现代城市化建设、信息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的重大课题。
据悉,湖州作为雷暴高发地区,市雷电防御管理办公室和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每年都会对前一年“雷公电母”发威的情况进行“总结”,公众可以拿总结做个参照,便于预防雷电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