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清运也像开公交

中心城区清运定时定线准确率达到95%以上

  记者  宁杰

  本报讯  3月12日上午8时30分,吴兴区大钱港桥下空间停车场上,准时响起一阵阵汽车启动声。“蓄势待发”的环卫作业车队中,路姜和搭档老张坐在一辆垃圾清运车上。

  “我们主要负责清运朝阳片区20多个居民小区的其他垃圾,虽然清运点位比较多,好些点位一次性得清40多个垃圾桶,但基本到中午12时就能结束。”路姜告诉记者,在从事清运工作的15个年头里,他觉得作业流程更加有序了,“现在清运垃圾都定时定点,跟开公交车一个样。”

  自2023年以来,为解决群众集中反映的垃圾桶随意摆放、长期占道、满溢破损等问题,市建设局市容环卫中心创新推出生活垃圾“公交式”二次清运模式,将公交运营理念融入垃圾清运体系,在深入摸排全域清运点位的基础上,通过改造车辆设备、优化清运路线等举措,构建起“定时定点、定车定线”清运网络。“因为每个垃圾桶都贴有专属二维码,清运人员需要扫码上传桶数、照片等信息,所以现在什么时间点清运车应该在哪个接驳点,全都一清二楚。”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以我们直接管辖区为例,我们共精准优化13条清运线路,取消了85个冗余接驳点。根据47辆清运车实时轨迹显示,日清运里程直接减少100公里、节省燃油70余升,全年减排二氧化碳超50吨。”该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还投用了26辆新能源沿街收集车,不仅一次充电即可完成全天3次作业,还使得沿街清运作业噪音降低至60分贝,实现了零排放、低噪音。

  根据“一车一线”跟车采集系统反馈的数据,目前中心城区垃圾清运车定时定线率达到95%以上,单位和小区精准出回桶定时定点率达到75%以上,垃圾桶滞留时间减少2/3。

  据介绍,“公交式”二次清运模式已逐步向全市1427个居民小区、515条主次干道进行推广,相关创新做法成功入选2024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典型案例名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旧房改造即日起可申请补贴
闹猛!古镇升腾“烟火气”
垃圾清运也像开公交
一太空旅游智能 研发中心落户湖州
市中心医院移动门诊进企业
春管春收
市政协党组传达学习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全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进会 暨社会工作部长会议召开
强区联镇壮筋骨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