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网购电动自行车遭遇维权难

提醒:网购前需确认商家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

  记者  李雨佳

  本报讯  市民陆先生近日致电本报热线求助,他在网上购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现问题后一次次与客服沟通,但客服一次次玩“消失”,让他很是苦恼。

  上月20日,陆先生在拼多多平台“智启动力出行厂营店”以848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型号为JY-1 电动自行车。在车辆到货以后,陆先生发现,车辆后座的靠背铁架出现明显变形。

  从2月24日发现问题起,陆先生先后多次联系商家。期间,商家与陆先生曾达成一致,方案为减免50元,陆先生表示同意。但在沟通过后,在线客服却没了回应,陆先生陷入等待期。在陆先生提供给记者的客服对话录屏中,客服曾多次出现不回应、问答不符等情况。

  陆先生联系平台介入后,商家表示陆先生可以自行将车辆寄回,并给予运费补偿。陆先生联系了电动自行车配送的物流公司却再次陷入僵局,物流公司表示,因电池原因,陆先生无法自行下单寄件。“因电池有报备号,必须商家发起订单才能下单邮寄。”物流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回答道。在陆先生将情况反映给商家客服后,客服又“消失”了。一次次的沟通,让陆先生对商家失去信心,于是拨打热线求助。

  了解了陆先生的情况后,记者联系拼多多平台反馈此事。工号28991号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的反馈,平台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消费者的问题进行处理。”在媒体介入的当天下午,拼多多客服及商家均与陆先生取得联系,最终由商家下物流邮寄单,快递员上门取走陆先生购买的电动自行车,邮寄费用由陆先生暂时垫付,待到货以后邮寄费用再返还给陆先生,至此,陆先生的事情告一段落。从陆先生第一次收到货品反馈问题到记者介入问题解决,已经过去了近3周之久。

  市民在网上购买电动自行车时如果遭遇权益被侵害该如何维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宋艳表示,消费者在网购前需确认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拨打12345进行投诉,市场监管部门会与消费者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后进行处理。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 自2021年11月起,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的工作部署,电动自行车实行新规。浙江省为电动自行车赋予了一个“新身份”,也就是“浙品码”,如果说牌照是电动自行车的身份证,那“浙品码”就相当于电动自行车的出生证明,在浙江经营销售、购车上牌都需要持有该车辆的“浙品码”。在淘宝平台,记者随机咨询了飞鸽、凤凰、加州豹等品牌,有客服表示,因地域要求不同,可选择浙江范围内可以上牌的型号。也有品牌客服明确表示,在浙江范围内无法上牌。如果市民误买了不能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在货品退回邮寄上,也可能会遇到陆先生一样无法邮寄的问题。

  “电动自行车未经登记是不能上路行驶的,如果上路会被交警部门处罚并查扣。无牌电动自行车也无法购买相关保险,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得不到相应的赔偿和保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爱山交管业务便民服务站股长周勇向记者介绍。

  网购电动自行车在湖州上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周勇向记者介绍,与实体店铺购买电动自行车上牌流程相同,车主本人携带身份证,车辆购买的发票原件、合格证原件、“浙品码”即可上牌。

  在网络平台,记者查询到还存在着一种外形为自行车,实则含有锂电池的电助力自行车。就这种类型的车辆,周勇介绍:“此为电助力自行车,有别于电动自行车,要看一下产品合格证,才能确定上什么牌照。产品合格证仍旧是电动自行车并符合3C认证的,仍按电动自行车上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图说
“这是我们最后的约定!”
体重管理,你行动了吗?
争当“气象小达人”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有新政
特殊儿童走进燃气体验馆
市民网购电动自行车遭遇维权难
“健康口腔”志愿行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