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丹红
当前,科技浪潮汹涌澎湃,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如何紧跟前沿科技的步伐,在时代浪潮中提升自我,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自今年初起,湖州掀起了一场AI学习浪潮,创新开设的公益“AI夜校”人气爆棚,琳琅满目的AI课程,不仅为社区居民、企业职工打开了一扇通往前沿科技的大门,也为湖州这座创新之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数智动力。
那么,公益“AI夜校”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受众有哪些?又能学到什么?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了湖州多所成校,为大家一探究竟。
AI课程成“人气王”
3月21日晚,正值一周工作日的尾声,吴兴区道场乡湖山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授课老师殷林杰正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操作和职场场景模拟,帮助职工掌握AI工具使用技巧,提升职场竞争力,为业余生活注入科技新活力。
“本月初,我们道场青年夜校聚焦DeepSeek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推出了AI+电子商务课程。”道场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徐国平介绍。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期课程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学员,报名人数达到110人,远远超过预期,因此开设了2个班,“后续我们还将开展AI+高效办公、AI+智能影像、AI+智慧助老3个系列课程,不断丰富学员们的选择”。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埭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推出的首期AI课程。“鉴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DeepSeek等工具的广泛应用,春节刚过,我们就将AI课程纳入到了‘埭小溪’共富夜校。”校长姚美华表示,学校一开始只设了40个名额,但不到半天就报满了。不少学员线上没报上,特地赶到学校申请报名,不介意共用电脑,学校因此又扩收了十几名学员。还有中小学校看到报名信息后,主动对接,希望设计针对教师的AI课程,以提升教学能力。
八里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情况同样火爆。校长吴国峰介绍,为了满足职工需求,该校于3月19日推出的AI课程当天就被“一抢而空”,将在4月7日晚正式开课。
学员年龄、岗位跨度大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参加“AI夜校”培训的学员年龄、岗位跨度较大。既有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职工,也有在职场上小有所成的中年职工,还有即将退休的资深职工,他们对于学习AI课程都满怀热情。
“60后”吴震在埭溪从事茶艺研究,得知镇上开设AI公益课程,特意从城区驱车赶来。“我试着用AI写诗、填词、作曲、创作剧本,非常满意!”他笑着说,到这个年龄段,有传统文化的积累,纳入这些新技术,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在他看来,埭溪成校将AI技术融入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种表现。
“00后”陈朵是一名新媒体运营人员,她坦言:“之前觉得AI软件层出不穷,对我们这个行业冲击很大,时常感到焦虑,怕有一天被AI替代。”但上了几节AI课程后,她改变了想法:“AI不是替代,而是赋能。”下班后2小时的课程,既能动手练习AIGC语言模型,又能和不同行业的同学交流AI落地经验,她觉得非常充实。
从事建筑行业的沈斌也表达了强烈的紧迫感:“现在不懂AI工具,像是新时代文盲。”今年49岁的他,通过一段时间的“AI夜校”学习,已经掌握了DeepSeek、Kimi等AI工具,还接触到了AI赋能电商设计和职场应用等前沿课程,拓宽了自己的职业视野。
开设特色定制课程
记者注意到,湖州的各大成校会根据地方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推出定制化AI课程。
以埭溪成校为例,由于埭溪镇是美妆小镇,学校在设计课程时,会尽可能契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学员现实需求。姚美华介绍,目前“埭小溪”共富夜校已开展10余期课程,涉及美容美妆、中西式面点、英语口语、短视频直播等内容,累计培训学员达600余人次。
学员王代秀在埭溪从事美妆产品研发,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利用DeepSeek+Kimi快速生成了一个PPT。“平时做一个PPT要花上半天、甚至一天时间,通过AI快速生成,确实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她希望通过这次AI技能“充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美妆产品推广水平,用新技术给自己的专业技能“美个颜”。
道场乡则聚集着众多规模较小且分散的景区和农家乐,这些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着不知如何通过抖音等媒体平台进行引流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道场成校开设了AI+电子商务的课程,教授学员如何用AI策划一场高质量直播、如何用AI配合短视频剪辑工具剪辑高质量视频提高播放量等技巧。
在湖州某旅游开发公司担任主播的严丽娟是“AI夜校”的忠实学员。在了解到社区开设了AI+电子商务课程后,她率先报名,成为了最早的一批学员之一。“这里的课程很实用,可以利用AI生成直播话术、短视频内容等。”在她的带动下,不久前公司又有10多名职工加入到“AI夜校”的学习中。
眼下,湖州公益“AI夜校”正以其丰富多样的课程、广泛的受众基础和与地方产业的紧密结合,成功出圈,成为了湖州创新发展的有力见证。
记者手记
从“围观科技”到“玩转科技”,湖州公益“AI夜校”正通过一堂堂课架起一座“数字桥梁”。当银发族认真记录操作步骤、青年学员学习制作PPT、“00后”激烈讨论直播话术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普及,更是一座城市对“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温情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