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熠烨
本报讯 “府庙附近的餐饮店油烟味很重,建议组织一次油烟治理宣传活动,强化业主意识。”“从源头抓起至关重要,应该研究制定有效举措,推动餐饮店净化设备应用尽用。”……日前,一场“阳光督生态”活动在吴兴区飞英街道人大工委“生态环境议事点”进行。来自辖区的人大代表、议事员和居民代表,在实地了解辖区重要点位环保措施实施情况后,纷纷开始为街道生态环境提升建言献策。相关部门负责人则认真记录,不时与大家探讨解决方案。
街道人大工作应该怎么做?紧盯辖区基层治理难题,发挥代表职能作用,是飞英街道人大工委给出的答案。“我们街道属于老城区,辖区内餐饮店众多,油烟治理是最大的难题。”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周颖锋告诉记者,“今年初,我们聚焦这个难题,探索建立了‘生态环境议事点’制度,通过发挥辖区人大代表作用,助力基层生态治理。”
发挥代表作用需要平台载体。为此,该街道人大工委特别组建了由生态环境领域代表、街道议事员、选民群众、专家学者、第三方专业机构人员等组成的“阳光监督团”,结合“代表进网格”工作,将辖区内12名市区人大代表、40名街道议事员安排进9个网格,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围绕油烟治理难题,“阳光监督团”已累计收集生态环境方面的民情民意102条,联合街道综合执法部门开展专项行动6次,并对问题门店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在线下持续发力的同时,街道人大工委还在线建立了阳光绿色监督栏,第一时间将辖区人大代表、议事员和居民线上反映的问题提交职能部门,要求部门一周内反馈答复,并建立“选民群众反映—街道人大‘阳光监督团’分析研判—代表(议事员)专题督事—结果反馈评价”的生态环境问题闭环处理机制,确保监督取得实效,更好推动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