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街夜校,解锁青年新“夜”态

去年累计开设各类公益性、低偿性课程8门38期,服务500余人次

  记者  王洁涵

  本报讯  “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夜幕降临,吴兴区朝阳街道北齐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近日传来阵阵悠扬的戏曲声。10多名青年在吴兴欣星越剧艺术团资深演员薛蕴玉的指导下,认真学唱越剧《梁祝》选段《我家有个小九妹》。

  这是朝阳街道西街夜校戏曲课上的一幕。“我第一次接触越剧,没想到这么有意思,许多人结束后还在群里追着老师请教唱腔!”年轻学员林女士介绍,以前下班后她总是陷入手机依赖,自从报名了西街夜校,她的夜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了让传统戏曲吸引年轻人主动学、开心学,我动了不少脑筋。”打破传统戏曲的刻板印象,薛蕴玉在课上除了系统讲解戏曲的起源、剧种特色及表演技巧,还融入大量戏曲基本功的互动教学,帮助零基础学员在轻松氛围中释放压力、增强自信。

  西街夜校由吴兴区朝阳街道北齐巷社区党委,通过盘活街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阵地打造而来。“夜校吸纳了小西街手作、花艺、咖啡馆等商户成为师资合伙人,2024年累计开设各类公益性、低偿性课程8门38期,服务群众500余人次,线上线下好评如潮。”北齐巷社区党委书记徐晓莉介绍。

  为了让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惠及更多年轻人,今年3月,西街夜校迎来迭代升级。共青团吴兴区委携手朝阳街道,整合吴兴区青少年宫、社区、第三方机构及青年群体资源,聚焦青年素养提升、技能培训及文化传承,推出了更丰富、多元化且实用性强的夜校课程。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广纳青年心声,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夜校第三方运营机构负责人王佳荔介绍,今年西街夜校增设了新媒体运营、人工智能运用等热门行业技能课程,还有艺术、语言、生活技能等20多类公益课,不断扩展课程宽度与深度,帮助青年触及更多领域的知识,“每季度我们还对学员开展课程反馈调研,及时调整与优化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实现‘青年想学,夜校即教’的精准对接”。

  “我们的目的不仅是为广大青年提供一个丰富才艺、提升修养的兴趣讲堂,更是为他们打造一个拓宽视野、拥抱时代的新知殿堂。”朝阳街道党工委委员杨若涵介绍,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要求,西街夜校行业技能公益课程还为青年学员及时提供新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在破解职场内卷的同时,又能提升对新行业的认知以及加强职业规划。

  与此同时,夜校还邀请活跃在全市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文艺青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色彩搭配高级技师、AIGC应用导师等新兴领域青年,通过青年夜校的平台走上讲台,将夜校打造成为凝聚引领新兴领域青年的筑梦空间。据悉,今年将推出超100期西街夜校课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西街夜校,解锁青年新“夜”态
全市文化特派员工作 现场推进会召开
用湖笔书写“助残经”
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启动
湖州职院获省技能大赛铜奖
人机结合扫落叶 城市颜值不掉线
医保报销不出村
断崖降!明晚天气迎大转折
一场异地校企的双向奔赴
上班干事业 下班享生活
湖州推行新举 外摆经营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