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湖笔书写“助残经”

  讲述人:南浔区练市镇秦峰湖笔厂厂长范玲英

  一晃眼,我与湖笔相伴了半辈子。

  回首过往,有苦有甜。苦的是湖笔技艺传承的艰辛,甜的是出自残疾人之手的湖笔得到市场认可。

  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症,几经治疗,我左脚仍落下残疾。父亲是一名老笔工,耳濡目染之下,我爱上这项古老技艺,从而忘却残疾之痛。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湖笔制作工艺复杂,分为择料、水盆、结头等8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制作湖笔是一门苦差事,掌握此技更显弥足珍贵。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替人撑起伞。这些年,我的湖笔厂向残疾人张开双臂,只要肯学,我倾囊相授。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我还把原材料送到家中,方便他们工作。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湖笔制作是一项极为严谨的手工活,一开始部分成品售出后,顾客反馈并不理想。面临品牌信誉危机,我没有放弃,坚信他们一定能做好。跟顾客解释,收回瑕疵品,我们一起继续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质量好、工艺优,我们的湖笔成为抢手货。

  在市、区残联的支持下,我成立了南浔区残疾人湖笔文化创业孵化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并与湖州师范学院和湖州特殊教育康复学校合作,开展湖笔制作等培训,帮助和我一样的残疾人融入社会。

  说实话,我很感谢这些年轻人的加入,我们一起上心并上新。2020年开始,年过五旬的我在年轻人的鼓励下,开启了直播生涯。我本来就不善言辞,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一场场直播聊天中,年轻人帮着调整灯光、上架产品,我尽情地讲湖笔故事,酣畅淋漓。故事讲着讲着,直播间人越来越多,抖音账号至今已有4万粉丝。

  传统手艺不能只停留在老匠人手里,我们要用新的方式,让更多人认识它、喜欢它。可喜的是,这2年主动找上门来的年轻人多了,看着一双双发亮的眼睛,仿佛湖颖的锋芒。

  身有残缺又如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

  (记者  陆晓芬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西街夜校,解锁青年新“夜”态
全市文化特派员工作 现场推进会召开
用湖笔书写“助残经”
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启动
湖州职院获省技能大赛铜奖
人机结合扫落叶 城市颜值不掉线
医保报销不出村
断崖降!明晚天气迎大转折
一场异地校企的双向奔赴
上班干事业 下班享生活
湖州推行新举 外摆经营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