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发展的维度加深理解“两山”理念

  程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具原创性的内容之一。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前,为寻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回答时代之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余村考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并逐渐形成“两山”理念。“两山”理念既内涵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又贯穿于当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

  “两山”理念赓续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用通俗的、大众化的言语深刻地揭示了“人-自然-社会”的内在关系。论及“两山”理念渊源,和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我国自古代农耕文明,先人们就形成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内篇·齐物论》)“夫嫁,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审时》)“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荀子·王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样认为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人类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共存关系。人们通过自己实践活动将自在自然(自然存在的自然)转换为人化自然,马克思高度重视自在自然的第一性,认为人们必须在保持“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前提下进行感性活动,这和“两山”理念中尊重自然相映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代表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风景等生态产品,还蕴含多重价值,如涵养水源、调节大气的生态服务价值;休闲旅游、自然景观满足人类精神的文化价值等。“金山银山”则象征着物质利益的经济价值。“绿水青山”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金山银山”追求而存在,而是有着自身运行的规律,即人们在将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过程中,不能过度地无节制地对自在自然索取,而破坏自在自然固有的生态体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象地展示了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如何在实践的领域里辩证统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和发展绿色产业等方式,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和经济互促发展。同时,只有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能可持续,才能真正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正如马克思所言:“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没有自然界,人就什么也创造不了。”

  “两山”理念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实践,理念指引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史上关于自然观念是一个从朴素到精致抽象到深刻辩证的发展过程。笛卡尔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的划界确立了自然的自在性,将自然的客观实在性划分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解构了自然的总体性。康德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将自然的先验认识属性与自在界区分开来,将自然抽象化为认识论意义上的直观范畴的要素。旧有的哲学范式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框架,将主体简单看作认识主体或者思维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对于自然的观念表现为静止的,片面的观点。马克思提出以实践为基础,走出传统西方哲学的藩篱,他认为:“理论能够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现实需要的程度。”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在浙江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也同样出现,这些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障碍。为破解难题,2005 年 8 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天后,他在《浙江日报》发表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文中强调:“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人类可以通过对绿水青山的索取获得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一旦遭到破坏再多的金山银山也不能使其恢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全面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写入“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了“两山”理念的指导作用。2018 年的“5·18”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列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的六项重要原则。同年6月,在《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六项原则”扩展为“八个坚持”。2022年发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内容概括为“十个坚持”,从“六项原则”到“八个坚持”,再到“十个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都一以贯之地列入其中,“两山”理念已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象化表达和理论基石。“两山”理念厘清了人与自然、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建设美丽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化和系统化。

  “两山”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的基本观念以及“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这些深邃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思想精髓。这些理论基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所指代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从来不是相悖的命题,理论和实践也总是遵循着“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超越并创新理论,理论又指导实践”的发展进路,厘清这些基本观念与基本关系能更好地启发我们生态保护的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二十年坚守生态底色,坚持绿色发展,而今日的湖州也不能自满和停步于“诞生地”的金名片,而应步履坚定地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出厚植绿色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同构建“两山”理念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体系。

  (作者单位系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图说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让政协故事从“纸面”走进“心尖”
从发展的维度加深理解“两山”理念
加强机关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