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练市“三管齐下”助推乡村振兴

  通讯员  邹一琳  见习记者  杜若

  本报讯 在南浔区练市镇新落成的数字化共富羊坊里,养殖户陈江日前轻点手机屏幕,羊舍的温湿度、饲料投喂数据实时跃上云端。“以前养羊靠经验,现在靠科技。”他抚摸着刚出生的小羊羔感慨,“保底收购加上智能养殖,今年有望多挣10万元。”

  近年来,练市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统筹推进农业全链升级、生态循环转型及乡村活力再造,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幅超15%。“今年以来,已带动全镇新增农业投资3亿元、激活700余户农户增收渠道。”练市镇介绍。

  在西堡村面积7600平方米的数字化养殖基地内,5000余头湖羊正享用着秸秆制成的生态饲料。该基地通过“统建——共享——保底”工作机制,以强村公司湖州练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与50余户低收入农户结成帮扶对子,户均年增收3500元。目前全镇湖羊存栏量突破万头,年产值达1500万元,“红烧羊肉第一镇”“湖羊文化名镇”双省级金名片的招牌愈发闪亮。

  老村落的蜕变更令人惊喜。水口村废弃粮站变身创客中心,6大新兴业态在此萌芽,12个自然村经过景观改造,引来两家企业落户。“我们坚持‘农办搭台、企业唱戏、村民受益’,让沉睡资源活起来。”该镇农业农村办介绍,通过皮鞋设计工坊、电商直播基地等载体,3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预计该村今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250万元。

  此外,面对5.73万亩农田的秸秆处理难题,练市镇组建攻坚专班,在新华村架起“绿色转化器”,首创“收储——加工——消纳”闭环模式,引入秸秆饲料化处理技术,联动湖羊养殖形成“秸秆变饲料、羊粪还农田”循环链,同时构建“有偿回收+农户参与”机制,调动大量农户参与秸秆回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生态低碳农场引领农业绿色转型
全市首家工业污水处理厂 计划今年底投用
规范明码标价
双林四村携手 加速“莫上花开”
奏响奋进曲
东迁农贸市场将竣工交付
全环节加强国资项目管理
练市“三管齐下”助推乡村振兴
鲜制果干香飘食品产业园
“善治积分”激活基层自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