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治积分”激活基层自治动能

  记者  兮也

  本报讯  “有了‘善治积分’,我们老百姓总会把绿化盆景打理得干干净净,大家都很自觉。”日前,在南浔区旧馆街道港胡村,党员志愿者胡水凤正在社区内为村民讲解刚调整的“善治积分”的实施细则,并对农户进行评分。

  据悉,该安置社区由港胡村、光明村、新兴港村、大洋社区4个村社组成。村里以村规民约为依据,细化党员管理、平安建设、美丽乡村、乡风文明4大类17项量化指标,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评审团,按照月打分、季审核、年评比流程,以户为单位考核积分,积分与实物奖励、评优评先挂钩。

  近年来,旧馆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农村安置社区治理难题,通过创新推行善治积分制、打造多村共享治理模式等举措,构建起村社融合共治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特色路径。

  港胡村推行“善治积分”治理模式,充分运用积分制管理的激励引导作用,实现村民从“被动参与”到“我要参加”的观念转变。该治理模式使村里形成了“党员带头示范、村民争相比拼”的治理氛围,进一步激活了基层自治活力,村民从“旁观者”变“主人翁”。

  “我们2022年底搬进这个小区,大家讨论之后决定以‘善治积分’来进行基层治理。”港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建强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小区不需要物业,都由村民自己来治理。

  党员志愿者们针对安置社区容易“毁绿种菜”难题采取共享菜园的模式来治理,即村民议事会提出整合4村合适地块,开发约140.4亩共享菜园,按“一户一分地”划定种植单元,让社区里家家户户门前整洁有序,庭院绿化错落有致。

  在基层治理的探索之路上,南浔区旧馆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农村安置社区治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村社融合发展之路,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下一步将探索在大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多村议事制度,进而推动村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老百姓办事更加高效便捷,不断提升基层的治理服务水平,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旧馆街道党工委委员张晓良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生态低碳农场引领农业绿色转型
全市首家工业污水处理厂 计划今年底投用
规范明码标价
双林四村携手 加速“莫上花开”
奏响奋进曲
东迁农贸市场将竣工交付
全环节加强国资项目管理
练市“三管齐下”助推乡村振兴
鲜制果干香飘食品产业园
“善治积分”激活基层自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