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荣林
倒逼促成转型,转型促其成功,是天能集团的成长轨迹,绿色转型是其成功密码。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在2023年参加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时曾表示,“天能实行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把企业做成生态环保型的绿色能源企业,坚持走创新创业之路。”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实体经济运行压力加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近年来,天能集团逆势而上,秉持绿色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持续以绿色智造为目标,以变革创新为主线,真正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可持续良性发展。
实践探索
植入“绿色基因”,坚持走绿色智造之路。天能扎根新能源产品布局已有37年,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明确了“绿色智造”作为天能发展的主攻方向。全面加强科技研发,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加速推进变革转型。从绿色产品、绿色车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标准、绿色供应链入手,将绿色发展机制贯穿到研发、生产、经营的全流程,用创造性思维打开“两山”转化新通道,释放“绿”的价值,布局多元低碳应用场景,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科创动能,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行绿色智造,首要的是把住污染防治的源头,天能通过引进人才和国外技术,严把设计制造的智能关。此外,通过技术攻关,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水耗,提升水处理能力,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天能集团牢牢把握环保趋势,通过着力开发绿色智造产品,提升绿色智造园区、构建绿色智造供应链、健全绿色智造标准体系,不断植入“绿色基因”,走出了一条绿色智造的新路子。
提前产品布局,打造绿色智造产业链。我国是铅蓄电池生产和使用大国,产量将近占世界一半,每年约有500万吨铅蓄电池报废。废铅蓄电池可利用率高、循环再利用价值大,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矿山”。从2009年开始,天能集团开始布局废旧铅蓄电池回收业务,通过“循环经济生态圈”和“绿色智造产业链”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天能集团先后投入50亿元资金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引进全球最先进的全自动设备、技术和工艺,打造铅蓄电池行业集“回收—冶炼—再生产”于一体的闭环式绿色产业链,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质量管理。废旧电池金属回收率达 99%以上,塑料回收率达 99%,废酸回收率达99%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100%,处理后的水质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循环使用不对外排放。在环保形势趋严和铅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天能捷足先登,率先享受到了提前布局的红利。
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搭建“互联网+”闭环平台。作为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铅蓄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一直是天能集团关注的重点。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对铅蓄电池产品统一编码,天能集团建立了从生产、销售、收集、贮存、转移到再生利用的全闭环追溯系统。天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开始,通过自主研发“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专用信息平台”,从注册登记、合规认证、回收管理、集中转运管理、数据上传、信息公开、数据监管、系统集成等八大方面进行管理,从危废源头到处置利用终端,整个业务链全过程实现数据上传,通过同步到相关主管部门固废系统中,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达到生态环保的要求。具体而言,在注册登记上,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其委托的专业回收企业、回收机构、再生铅企业、物流承运商在平台注册前,主动先向行政管理部门获取相应资质;在回收管理上,回收机构通过合规认证后,对网点、代理商进行基本维护,然后正常开展回收业务。对于集中转运点的管理,严格登记各项信息,包括转运点名称、地址、贮存能力等内容,并上传废物贮存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天能的“互联网+绿色”平台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的市场竞争力。
案例启示
理念决定思路,转型升级首先是理念转型升级。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天能的成长发展正是如此,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天能的决策层认识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才是天能的未来。因此在内外合力推动下,天能高度重视人才引进,注重科技创新,通过绿色转型为企业赢得时间和竞争力,从此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天能之变,起于理念之变,发端于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这是启示之一。
创新决定出路,创新育新是转型升级的主线。美国最负盛名的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差距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消亡”。从这句名言中我们体味到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诚然,在当下发展格局中,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我国国内各省际间的发展差距相对来说越来越呈现微距化,不创新就会被超越。天能在近20年的发展中,始终把创新作为公司的主轴,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等递推转型升级,一次次遇阻一次次突破,并探寻到了具有“天能模式”的创新发展之路。如在产品创新方面,早期就提出了发展锂电产品来提升全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力,在新赛道上提前领跑;在科技创新方面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为天能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从中可以论证一个结论: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启示之二。
科技决定质量,依托科技是实现转型的必然路径。处于新的特殊历史时期,全球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及复杂性,但总言之,生态保护与坚持绿色发展仍是全球各国的共识。谁能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绿色智造上占领先机,谁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占领高地。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此,对一个县域如此,对一个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现代化理念与格局。天能公司自己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专注技术升级与研发,倡导绿色智造,具有超前战略思维能力,为企业不断赢得时间与空间。天能历程又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科技支撑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绿色智造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这是启示之三。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制造业实现数智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州的企业要抓住战略机遇,学习借鉴天能做法,超前思维,率先行动,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系长兴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