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晓芬
“怎么样?出苗了吧。”昨天,还没进门,市农科院农作站站长冯忠平远远地喊了过去。“还是听专家,你看,出得多好。”南浔区浔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建新抚摸着嫩绿的秧苗一脸欣喜。
眼下正是水稻育苗关键期,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组建专家服务团,奔赴各区县水稻主产区,现场开方破解农户育秧难题。
黄建新前不久很是发愁:秧盘出苗率不足65%,稻种萌发参差不齐。“每一盘秧苗都是盘算好时间的。等麦子收了,打理下田块,就要下田。”他说。
刚在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当天下午,省农科院水稻专家朱国富团队与冯忠平就来了。“我也是种田老把式了,这次算是遇到不会的题目了。”黄建新打趣道。“浸种催芽的温度多少?”“用了多少时间?”……冯忠平一番询问下来,黄建新恍然大悟。
冯忠平说:“其实发芽率正常,但种子发芽势较弱,导致出苗慢,另外浸种催芽的温度低、时间短也是一定因素。”
黄建新立马改了模式,把浸种催芽一体机的温度设定在30℃,并延长浸种催芽时间。
48小时后,这批苗果然开始“窜个子”。
“专家的方子妙!”黄建新向身旁的冯忠平竖起大拇指。
“接下来还是要多关注天气预报,我每天也会在微信群发信息。”冯忠平拍了拍黄建新肩头说,“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打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