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艳琦
本报讯 “以前个体户转公司像拆旧房盖新房,现在直接‘平移升级’!”日前,南浔区南浔古镇一家小酒馆经营者陆先生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从个体户到公司的转型。得益于该区推出的“个转企变更一件事”集成服务,当地税务清税、企业开办、社保医保变更等7个事项实现一窗通办,材料从18份精简至6份,成为我市优化准入环境的最佳注脚。
今年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锚定建设“审批效率最高、专业服务最优”目标,创新建立全周期高效服务、全方位集成服务、全过程闭环处置、全领域多跨协同、全环节统筹联动、全链条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围绕准入、发展、消费、法治、竞争、安全六大环境,全力打造“机制最有效”的市场环境。
据了解,我市通过持续深化“创业第一见面人”服务,推出“一企一策”“大企帮小店”等服务举措,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率达100%,全流程网办率高达97.47%。今年以来,共有339户个体户转型为企业,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56.73万户。同时,我市持续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审批流程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目前人均市场经营主体拥有量居全省第三。
在长兴县市场监管部门设立的标准化创新工作站的助力下,浙江钙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成功主导制定行业标准,营收大幅提升。“从守着技术找市场到用标准打开市场,工作站把创新‘软实力’变成了行业‘硬通货’。”浙江钙科科技介绍。如今,我市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创新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集聚。吴兴区、德清县入选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区)培育创建名单,全市4个项目入选全省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联动试点,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21年的12.7件跃升至2024年的27.01件、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二。
据介绍,我市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率先探索、持续迭代“市监查一次”改革。在去年减少重复检查1.04万户次、降幅31.1%的基础上,今年大力推进非现场检查,截至目前减少对企业不必要打扰1537户次。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产业一线,打造“一区县一项目”服务型执法品牌,全市393个基层哨点构建起“企业吹哨—部门响应—市场评价”闭环机制,切实护航企业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介绍,我市正以“六项机制”持续引领“六大环境”建设,全力护航企业发展。据悉,我市将持续升级准入便利与服务效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精准赋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通过做强创新服务平台加速要素集聚与价值转化;筑牢法治公平与安全监管屏障,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守牢“三品一特”民生底线,全力护航市场健康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