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志炜
一汪清澈的湖水、一片如茵的绿地,邀三五好友,搭一顶帐篷…… 每到周末,安吉县孝丰镇夏阳村的小杭坑营地总会吸引众多游客休闲露营,享受美食和咖啡。
过去的夏阳村,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村民多以毛竹、茶叶种植为生。2020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鲍鑫让夏阳村的发展理念得以更新。
鲍鑫是一名“85 后”,在夏阳村长大,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之后,他辞去上市公司高管职务,带着振兴家乡的理想,肩负村里党员群众的期待,接过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重担,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家乡建设中。
上任后,鲍鑫和他的团队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入户,迅速摸清村庄家底,理清发展思路。“在村里常住人口越来越少、留守人口大多是老人和儿童的背景下,我们一致认为,夏阳村应在绿水青山中做文章。”鲍鑫说。
一次回到上海,公园里露营的年轻人吸引了鲍鑫的注意,他意识到,“一顶帐篷”或许能为夏阳村带来发展新机遇。沿此思路,他带领村民,用了整整2个多月的时间,将村里长年无人管理、遍地垃圾的天然大草坪彻底清理干净,借着自然禀赋,发展露营经济。
搭帐篷、安路灯、修林道、建厕所…… 通过与第三方运行公司合作,夏阳村不断改善营地基础设施,并推广使用绿色电能,推进“以竹代塑”,保护生态环境。为了吸引流量,鲍鑫还牵头在村委会成立新媒体运营中心,邀请村民入驻短视频平台,与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建立战略合作。“我们把留守老人培训成专业营地管家。”鲍鑫说,村里74岁的张桂花奶奶变身抖音网红“营地张妈妈”,她制作的竹筒饭视频成了爆款。
如今,夏阳村已成功引入了10个营地、6家露营品牌,“一顶帐篷”为年轻人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也为夏阳村找到了致富密码。近2年,村里共接待露营游客10万余人,旅游收入达300万元,每年给村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20余个、临时性岗位200多个,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2万元。
为助力共同富裕,该村村集体还成立了山里人家强村富民公司。身兼公司负责人的鲍鑫,采用“保底租金+流水分成”的模式,盘活村闲置土地和房屋资源,开发营地配套设施,鼓励村民在露营地附近开民宿、咖啡厅。村民不仅可以在营地就业,还能享受到露营地经营的分成。
“小乡村也是大舞台,小产业也能有大发展。”鲍鑫说,下一步,他将积极探索与各类户外品牌联名、与周边村庄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乡村振兴中,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