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成堆、设施破损、杂草丛生……《看见》报道,安吉县部分小区存在物业履约不力现象,令人揪心。这样的新闻其实并不鲜见,此前南太湖新区某市场也曾被曝保洁“真空”现象,致使周边环境陷入脏乱差的困境。这些病灶看似不同,但“舆论监督”追根溯源,无一例外都因资金短缺,物业服务难以为继,最终草草搁置,造成了无人管理的局面。
那么,有些业主究竟为何不交物业费?或许,是对物业服务不满意,诸如清洁不到位、设施维护滞后,或者认为收费和使用不透明、半遮半掩。或许,是有些业主手头拮据,实在交不起。又或许,是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沟通不畅,误会堆积成怨,让简单问题复杂化。但无论何种原因,矛盾都最终压到被欠薪的一线保洁、保安等劳动者肩上,且若个别业主不交费,还将影响物业正常经营及其他已缴费业主利益。这看似是各自维护权益的保卫战,实则是在侵蚀小区的整体福祉。
更重要的是,收费难导致服务差,服务差又加剧收费难,这情形,无异于让小区的管理问题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结,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如此局面虽或可因第三方出面救急,但若物业和业主都不肯退一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要解开这团乱麻,究竟要从何处下手?
首先,若将这样的恶性循环看作是一场物业与业主的拉锯战,实则是将物业与业主推到了对立的两面。物业与业主唇齿相依,本应视作一个整体,为美丽生活和和谐家园建设携手解决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欲破局,就需要有一方率先拿出诚意,诸如物业问题整改、协商业主分期缴款等,双方积极沟通,避免矛盾升级,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和隔阂,才能为后续协商打开空间。物业必须明白,服务是立身之本,业主也应懂得,唯有以理性协商化解情绪对抗,在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上,各方平心静气对话,互相多一分理解、多一些体谅,才能真正纾解眼下的困局。
更深一层,如此恶性循环得以滋生,是否也因信息公开机制的模糊,监督缺位?既要让服务优劣有据可依,也要让缴费义务明明白白,才能堵住扯皮空间。如此,物业履约不力、业主拒不缴费的恶性循环就有了制度的准绳。
和谐家园不是谁的独角戏。当每一位居民都成为家园建设的同行者,和谐家园才能从愿景走进现实。
(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