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邢诗瑶
本报讯 绿树成荫的余家漾公园,是湖城市民日常休闲健身之所。最近,不少市民发现,这座熟悉的公园正悄悄变了模样——桥上新了、路面更防滑了、广场焕新了,雨天出行更顺畅了。
“我们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优化每一个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细节。”站在余家漾公园新建的一座红色平桥边,市建设局公用中心园林绿化科工作人员林褚欣告诉记者,针对园内道路桥梁、休闲广场等区域的实际使用情况,中心结合日常巡查与群众反馈,近期对公园进行了多项便民微改造。
记者注意到,眼前的红色平桥结构平缓、色彩醒目。林褚欣说,原先园内个别区域采用涉水踏石、陡坡拱桥设计,虽具观赏性,但雨天存在一定通行风险。为此,该中心结合群众使用习惯,陆续在园内铺设了3座平桥,保障通行安全,“桥虽小,却能让大家走得更放心。”
“除了桥面,园内道路的防滑性提升也是本轮改造的重点。”林褚欣介绍,余家漾公园紧邻老年活动中心,连接两地的园路是老年人日常通行必经之路。为保障老人的通行安全,中心对园路进行了整体升级,铺设全新的防滑材料,进一步提升出行安全性,已于上月底完工。
在公园的树阵广场,林褚欣指着一旁刚换的新苗木和增设的树池座椅介绍:“地面铺装更防滑,绿植更新后更舒服,新增的座椅也方便大家锻炼后歇歇脚、聊聊天。”如今,这里已成为集锻炼、休憩、社交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此外,雨季积水治理也是改造重点。原先园内多处路段因排水不畅导致积水严重,该中心通过精准排水改造,已治理5处主要积水点。“现在下雨也不用担心‘水塘’挡路了。”林褚欣说。
市建设局公用中心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从市民微诉求着眼,以“绣花功夫”不断优化城市绿地空间的安全性与舒适度,努力让每一处绿色空间更有温度、更具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