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三扇门 走进百姓门

  讲述人:长兴县泗安镇双联村村书记助理王筱璇

  去年初到泗安镇,领导一句“小姑娘,是不是来待2个月就走啊?”善意的调侃,戳中了我的“软肋”。那时的我,是个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满身“书生气”,脚下“无泥土”,面对真实的乡村,只剩手足无措的迷茫。

  刚接触村里的工作时,由于语言不通、事务繁杂,矛盾调解、征地拆迁、老街改造等工作,对我来说都是挑战。但基层是最好的熔炉,逼着我褪去书生气,练就“能扎根、能创新、能担当”的真本领。

  在老街改造时,我跟随村干部走访周边村民,仔细记录他们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在工作推进会上,听到村干部坚定地说“停车问题必须提前解决”“污水管网改造再难也要攻破”,村书记更是立下军令状。这深深触动了我,“扎根”不是蹲在村里就行,而是要沉下去、听明白、记清楚,把村民的“小诉求”精准传递,为“大发展”打基础。哪怕只是整理好一份真实的民意清单,也是有价值的。

  为了讲好“一颗鸡蛋”背后的共富故事,我泡在共富工坊里蹲点,反复打磨宣传方案,全程跟进视频脚本设计和拍摄。视频推送发布后,鸡蛋订单激增,工坊也更加“火”了。我还跟着“三农黄哥”拍助农短视频,从樱桃园到水稻田,从直播间到路演台,我努力学、大胆试,琢磨更吸引年轻人的拍摄方式,努力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流量化为新肥料。那一刻,我切身体会到:基层工作不仅要埋头“干得好”,更要创新形式“讲得好”,让成果被看见、被认可,才能真正惠及村民百姓。

  加入“泗有青年”宣讲团后,我又开始思考如何讲好青年故事。在几次宣讲活动中,我都选择分享“选调生小王眼里的乡村故事与挑战”,没有空谈理想,而是结合自己从迷茫到融入的经历,分享泗安真实的产业活力、创业政策以及面临的发展难题。会后,好几位本地青年加我微信,共同探讨青年入乡的更多可能。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这让我看到,担当不仅是干大事,真诚分享年轻人的视角和困惑,为“想回回不来、想留留不下”的难题发声、探路,也是一种力量。

  一年前上任培训时,前辈寄语:“少点书生气,多点泥土气;少点稚嫩劲,多点人情味”。回首在双联村的日日夜夜,从初来时的懵懂“三门书生”,到如今努力践行“三能”的基层干部,我深知自己离成熟还有距离。

  但我也不再是那个害怕“泥土”的小姑娘。在阡陌之间,我用脚步丈量、用真心倾听,哪怕只是写好一份建议、拍好一个视频、化解一个小矛盾、发出一份真诚的邀请……我坚信,乡村振兴不要求人人成为炬火,若我只是萤火,也会一直努力点亮自己脚下的三尺乡土。

  (记者  张志炜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我市举办家居企业 出海墨西哥资源对接会
烈日下的“钢铁桑拿”
81∶57,你真“兴”
周日迎来“短三伏”
并肩战酷暑
3天3胜,够“德”意
政务服务事项异地一站式网办
在生产车间上“航天课”
方寸之间皆温情
全市政协半年度工作座谈会 暨信息宣传工作会议召开
走出三扇门 走进百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