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忻媛
湖州学院新校园揭开面纱即将“迎新”。新校园“颜值”如何?有哪些创新匠心?近日,记者跟随代建方市城市集团下属房总集团进行了探访,实地感受这一省“千项万亿”重点工程的独特魅力。
步入校园主大门,就看到一座很高的钟楼,周边绿水潺潺、群山环绕。沿着石板路往前,青灰色的仿古建筑群与玻璃幕墙交相辉映,飞檐翘角间流淌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之气。
“新校园主打唐风宋韵的建筑风格,选择性延承了‘飞檐翘角、台榭楼阁’的建构形式和立面风格,所以相对来说结构复杂、造型多变。”房总集团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各单体土建及安装均创新采用BIM技术进行数字化建模,使其可以快速生成建筑模型。
新校园主体建筑主要包括学院楼、公共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等29个主体建筑单体,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东侧学院主轴、西侧两校互动轴、北侧教学实训轴周边。“我们从湖州府城图中提炼‘外紧内松’的布局理念,通过‘三轴汇聚、自然留白’的设计,将29个建筑单体有机串联。”该负责人说。
主轴线上的图书馆,也是新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其临山而建,共五层,整体以形体拆解的设计方式,应对不同方向的山体崖壁,还由室内拓展至室外,形成“退台叠院”的样式,营造了丰富的休闲阅读空间。记者留意到,图书馆顶部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采光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让中庭和内院以‘空间对话’的形式,为阅览空间提供了充足的光环境,同时也提升了节能效果。”该负责人说。
除了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绿色生态也是新校园的鲜明底色。从高处俯瞰,记者发现新校园的不少楼宇屋顶上,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校园中一道崭新的风景线。原来,这是利用屋顶空间资源打造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高效单晶硅组件620Wp共1892块,面积达5110平方米,每年预计可提供清洁电力120万度。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光伏所发电量会优先满足校园日常用电需求,余电将并入国家电网,形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低碳模式。
在打造生态校园的同时,校园质量安全始终被放在首位。“我们打造了智慧工地展示厅,构建起覆盖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全过程信息可追溯。”该负责人介绍,依托数字化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新校园建设全面实现建筑施工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智能化监管。
“在全面交付前,我们以逐栋、逐层、逐间的方式开展了系统排查,严把质量关,确保所有设施符合质量安全标准与教育教学要求,加速推进教学设施配置、校园环境优化等各项保障工作,全力打造安全、优质、温馨的校园环境,以更好的面貌迎来新生的到来。”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湖州学院新建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7.3亿元,总占地面积约913亩,总建筑面积约36.4万平方米,规划全日制在校生1.3万人。该项目于2023年4月开工,今年8月全面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