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记者 忻媛
本报讯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难免会或多或少改变平时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对于正常人来说或许没什么,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是一道坎,节日期间免不了要大吃大喝,一不小心血糖就升上去了,让糖尿病患者倍感焦虑。这不,最近湖州交通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聂言臣的专家门诊,就遇到了不少前来咨询和配药的患者。但这其中,70岁的沈大爷却让他赞不绝口。只因一年多来,沈大爷坚持做了一件事。这是怎么回事呢?
“聂医生,我前两天在外面酒店里吃了顿中饭,一直到晚餐后2小时血糖测出来,还有9.6mmol/L,要不要紧……”一坐下来,沈大爷就拿出了一本本子,配药的同时向聂言臣咨询起来。原来,这本子是他的“健康日记”,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他的健康档案,不仅有血压、体重,最多的便是血糖。
家住吉山二社区的沈大爷,一年多前在一次健康体检中被查出糖尿病。“聂医生是我们社区的家庭医生,当时就是他及时帮我查出来的。”他说,其实之前他的身体已经出现一些信号,比如消瘦、容易饥饿,但都被他忽视了。查出糖尿病后,聂言臣给沈大爷细细地进行了科普,让他“管住嘴,迈开腿”,并希望他做好血糖的日常监测管理。
沈大爷也特别配合,不仅开始戒烟戒酒,饮食上注意起来,以前不爱运动的他也开始饭后走路了。“基本上每天早晚吃完饭后,我会走40至45分钟。这两次我会稍微走快点,一分钟差不多120步。午饭后没事的话,我则到公园慢走,活动活动。生命在于运动!”沈大爷说起来也是自己的一套经验。更让聂言臣满意的是,沈大爷会做健康记录,尤其是血糖监测。“刚开始两三天测就测一天7次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22∶00血糖),现在基本上一周测一次,有时就测空腹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有时都测。”他说,这个健康记录也让他受益不小,一旦血糖出现波动,他能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还能帮他找到原因,下次就可以避免了。“你看,我有几次下雨没运动,餐后2小时的血糖量出来就高了。说明运动很重要,所以我现在一直都在坚持。”
“通过这个本子,我们医生就能很详细地了解到他平时的血糖,便于我们精准掌握和管理他的病情。”聂言臣不住地给沈大爷点赞。他说,这一年多来,沈大爷的血糖管理得不错,用药量也在逐步减少。虽血糖偶有起伏,但基本上都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平时能够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他说。
“我们的控糖目标:空腹血糖不超7.0mmol/L,餐后血糖不超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你平时血糖控制得还可以,春节期间稍微吃点没事,不过注意浅尝辄止。”聂言臣叮嘱道。
“病人自己重视,医从性高,治疗也会事半功倍。”聂言臣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内分泌科已经申请了我市特色学科。作为科主任的他,也一直致力于糖尿病科普知识和健康管理的宣教。他说,糖尿病治疗有“五架马车”理论,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就是“五匹马”。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做好日常监测和健康管理很重要。“监测血糖与吃药是同等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